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其昌"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混响与扩声
收藏 引用
《电声技术》2003年 第12期27卷 17-19页
作者: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所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1引言一百多年前美国的著名物理学教授W.C赛宾在研究改进哈佛大学的一座大厅的音质时,首先提出了混响的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承前启后的周见(山仑)
收藏 引用
《曲艺》2009年 第12期 30-31页
作者:赵其昌 
周见山仑同志与我相识,有半个多世纪了。他原在718厂工作,自幼喜爱曲艺,唱过河南坠子,尤喜山东快书。1956年被介绍到北京市文化宫曲艺队,向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老师及其两位高徒刘洪滨、刘学智学习山东快书。他学习刻苦认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房间内低频衰减
收藏 引用
《声学技术》2004年 第2期23卷 98-101页
作者:沈小祥 顾善勇 沈勇 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文章结合混响时间公式的建立过程,讨论了小房间内低频驻波的衰减问题,解释了低频驻波影响下,混响时间的频率响应曲线在低频区发生的起伏现象。文中以南京华艺音像有限公司录音室的声学设计过程为例,介绍了避免这种低频区起伏的设计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话立体声与扩声系统
收藏 引用
《电声技术》2001年 第2期25卷 11-14页
作者:赵其昌 骆学聪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广电设计院北京100866 
1 概述 “立体声”一词近几年来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章和媒体中,它的含意可以概括为声源的空间分布与人们对它的判断和感受。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源,例如鸟叫、打雷、汽车鸣笛、机器的噪声、演员的演唱、人们的交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各剧种的节目源信号
收藏 引用
《演艺科技》2012年 第5期 23-24页
作者: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 
为了获得更好的演出效果,建议研究和拾取各剧种的有代表性唱段的信息,以获得该剧种的标准节目源信号,为音质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爱惜资源
收藏 引用
《演艺科技》2010年 第1期 29-32页
作者: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 
提供设计会议系统依据的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声学部分)。从实际需求出发,爱惜资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最大声压级与准峰值
收藏 引用
《电声技术》2005年 第5期29卷 6-7页
作者: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1最大声压级声频工程中常用最大声压级来表征扩声系统在声场中辐射的声能量的大小.厅堂内扩声系统中它的大小直接影响观众席上听众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它是厅堂音质主观评价的一个主要的评价量,没有一定的响度就根本谈不上音质的好坏.此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声强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非线性效应
收藏 引用
《电声技术》2005年 第8期29卷 22-23,38页
作者:赵其昌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分析了高声强波在空气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非线性效应。谐波失真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能量转换出现饱和现象,以及不同频率的声波的叠加不再遵循线性叠加原理等。这些效应对大功率远投射的扬声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有指导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气痕量气体遥感探测仪发展现状和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光学》2013年 第2期6卷 156-162页
作者:赵其昌 杨勇 李叶飞 董长哲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 
阐述了大气痕量气体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几种国外先进的大气痕量气体遥感探测仪器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功能、工作模式、谱段设置和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我国遥感用星载大气痕量气体探测仪器的发展现状,给出了两种典型探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式声强计的研制
收藏 引用
《电声技术》1991年 第5期15卷 2-8页
作者:郑建飞 赵其昌 孙广荣 
本文讨论和分析了双传声器声强法的原理和测量误差,按照工程级的要求设计和研制了数字式声强计,包括声强探头,放大电路,滤波器,单片微机系统,数据处理和数字显示等。并对该声强计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讨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