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声良"
83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走近敦煌遗珍,重温文脉风华
收藏 引用
《全国新书目》2024年 第12期 60-63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党委 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国内外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首先是敦煌文献,学者们对敦煌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中国社会的认识。然而敦煌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的范围其实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纪事
收藏 引用
《紫禁城》1996年 第1期 7-9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自十六国时期开凿,一直延续到元朝结束。其大量精美的壁画与雕塑,堪称石窟艺术的瑰宝;藏经洞中发现的写经、文书等珍贵文物,更是研究和瞭解五至十一世纪历史的难得材料。然而,在那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这座博大精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16年 第4期 69-73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 
敦煌早期石窟中的彩塑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较多。如交脚菩萨、思维菩萨的造型等。这样的菩萨形象不仅在敦煌,云冈石窟等地的雕塑中也可看到。敦煌壁画故事画和云冈石窟故事浮雕的形式以及部分佛龛形式也体现出犍陀罗的特征。反映出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进“世界四大博物馆”——圣彼得堡冬宫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10年 第Z1期 131-135页
作者:赵声良 
一、冬宫的来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榆林窟艺术概述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1996年 第6期 27-32页
作者:赵声良 
榆林窟赵声良榆林窟,也称万佛峡,开凿在甘肃省安西县南部的榆林河(也叫踏实河)畔,西距莫高窟约100公里。现存洞窟42个,东崖31个,西崖11个。1961年,榆林窟即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隋代菩萨立像衣着饰物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12年 第1期 1-10,125-129页
作者:八木春生 李梅 赵声良筑波大学艺术学系 筑波大学人类综合科学系 敦煌研究院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30 
本文所述的隋代菩萨造像,分布于华北各地,衣饰繁复华丽,通体遍饰璎珞以及其他垂饰;其中也存在地区差异,如原北齐与北周领地的璎珞就有区别。隋朝前期出现新形式的菩萨造像,虽不能称为统一样式,但已存在统一迹象。本文以原北齐、北周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生们与《敦煌艺术大辞典》
收藏 引用
《新华月报》2021年 第5期 107-110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 
百年之业敦煌,一个流光溢彩的名字。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元,多个民族在此生活,多种文化在此汇聚。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目光投向了敦煌。敦煌飞天、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乐舞……凡是与敦煌相关的名词,渐渐地成为大众所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与世界》2023年 第4期 64-70,124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敦煌文化则通过具体的内容生动地反映了这五个特性。敦煌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发展、造就辉煌文化艺术宝库的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纪事
收藏 引用
《紫禁城》1996年 第3期 32-34页
作者:赵声良 
敦煌歌辞探胜 敦煌文学中,最令人兴味盎然的要数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歌辞了。适些歌辞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的爱情,有的歌咏历史事件。在形式上,这些歌辞是六朝乐府到宋词的过渡,它从音韵、声律、文学语言到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写卷书法(上)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1997年 第3期 71-76页
作者:赵声良敦煌研究院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敦煌学在佛学、历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书法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大约是由于敦煌文书大量流散于外国,国内学者难得见真迹,而国外的研究者又往往对于中国书法缺乏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