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怀俊"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的“表现说”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2期35卷 85-90页
作者:赵怀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斐洛文艺神性论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 第1期 135-143页
作者:赵怀俊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斐洛以至尊唯一的上帝为核心,构建起他的文艺神性论体系。他论述上帝的文艺本性时,文艺本质神性论得以建立;论述上帝创世的艺术过程时,文艺创作神性论得以构建;欣赏上帝的大手笔时,文艺鉴赏神性论得以成立;盛赞上帝的伟大、不朽时,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格拉底文论中的人性与神性
收藏 引用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31卷 90-93页
作者:赵怀俊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苏格拉底的文艺理论,正如其整个思想体系一样,人性占据明显优势,同时神性的东西也不在少。其人性文论体现为:美在人的美好德行和人的需求;艺术要描摹和表现人的性格和心灵;艺术品要合人所用;诗歌与人的关系;作家修养;哲学为最伟大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斐洛神性思想及其文艺鉴赏功用神性论
收藏 引用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4期32卷 94-100页
作者:赵怀俊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斐洛在西方文论由人性到神性的转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他将西方文论由人性向神性推进了一大步。斐洛以上帝为首,构建了其神性思想体系:上帝(God)的神性、逻各斯(Logos)的神性、神圣数字的神性。斐洛的神性思想直接影响了其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语堂人本文艺思想探微
收藏 引用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 第1期28卷 212-214页
作者:王旭琴 赵怀俊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榆次030600 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林语堂人本文艺思想是其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学艺术须以人生为本,文学艺术须以作者为本,文学艺术须以读者为本。林语堂人本文艺思想主要是林语堂大力译介、借鉴西方人本文学的结果,也是合理吸收故国文学有益成分成果的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古斯丁与西方文论转向规律探
收藏 引用
《大连大学学报》2019年 第1期40卷 75-78,94页
作者:赵怀俊 訾丽珠大连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榆次四中高中语文教研室山西晋中030600 
西方文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经历了自人性到神性的转向。神性文论或文艺神性论是西方文论的独特之处,指西方学界神性视野下关于文学艺术的探讨和阐述,其殊异之处是推崇上帝或神的艺术才能、文艺特性,全部文学艺术必须把上帝或神作为指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