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晓马"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斜拉桥弹性索维修更换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市政工程》2011年 第5期 24-25,88页
作者:赵晓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5跨斜拉桥,属于纵向漂浮体系,索体安装10 a后需对弹性索进行维修更换。介绍了钢箱梁旧弹性索的拆除工艺流程和步骤;为保证施工安全,如果切割前监测的索力>50 kN,则需重新论证拆除方案的可行性。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形梁桥加固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 第2期11卷 180-181页
作者:赵晓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由于交通量增大,荷载等级的提高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T形梁桥病害不断增加,旧桥加固工作将必不可少。文中介绍了T形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分析,介绍了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粘贴钢板加固技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截面转换加固技术、增设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宜昌港云池港区水工码头桩基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运》2011年 第10期 48-49页
作者:李元科 赵晓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常规声波测试和超声波成像技术这2种测试方法在宜昌港云池港区水工码头桩基检测中的比较运用,得出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反映混凝土的密实度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在缺陷的准确定位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砂土性质对弱化状态下单桩水平极限抗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交通工程建设》2009年 第4期 38-40,27页
作者:李元科 赵晓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430071 
本文利用在饱和土层中施加反压的方法使土层中维持某一特定的超孔隙水压力,以此模拟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中由于残余孔压的产生而导致的弱化状态。采用粉砂质细砂和细砂,利用桩土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对处于弱化状态的单桩土层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形梁桥加固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华东公路》2011年 第3期 33-35页
作者:伍华丽 赵晓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由于交通量增大、荷载等级的提高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T形梁桥病害不断增加,旧桥加固工作将必不可少。介绍了T形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分析、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粘贴钢板加固技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截面转换加固技术、增设钢横隔梁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斜拉桥弹性索维修更换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 第1期11卷 186-187页
作者:赵晓马 罗炜华 李元科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富阳市水利水电局浙江富阳311400 
介绍了斜拉桥钢箱梁弹性索的拆除和更换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践,该施工技术安全可靠,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2025年 第1期60卷 33-43页
作者:何周 纪雪冰 谢安 王东学 王智忠 谭强 爱钰 帕孜力·阿布都克里木 张韵洁 赵晓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怀柔实验室新疆研究院科研管理处乌鲁木齐830000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2-乙基蒽醌加氢反应器数学模拟
收藏 引用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25年 第2期23卷 43-47页
作者:准准 庞飞 申敬敬 许颖睿 冯彬 白立光 赵晓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通过建立气–液–固三相流化床2–乙基蒽醌加氢反应器数学模型,对1534 t/a蒽醌法制过氧化氢模型试验装置的氢化塔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的升高,氢化效率逐渐增加,催化剂的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反应器内气含率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imulink的光纤陀螺动态寻北算法建模及分析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年 第S1期47卷 86-91页
作者:李洪才 刘春桐 赵晓 世欣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25 
针对传统光纤陀螺静态寻北方案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精度不高等不足,对光纤陀螺动态寻北的原理及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建立了光纤陀螺逐点最小二乘拟合动态寻北算法的仿真模型,并重点针对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通报》2024年 第3期63卷 16-21页
作者:章飞 顾继玲 赵晓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11200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97 
1问题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简称“四能”)作为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从过去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到不仅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要强调“发现与提出问题”,构成了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