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汉元"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再入机动弹头的速度控制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 第2期15卷 11-17页
作者:赵汉元 陈克俊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再入机动弹头的速度控制问题。根据优化原理找到了对固定目标进行攻击的最优制导规律,讨论了理想速度曲线的设计方法,以及具体实施减速控制的方法。仿真计算表明,对落速控制的精度是较高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飞船标准返回轨道设计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 第3期18卷 63-67页
作者:何力 赵汉元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 
本文研究载人飞船三自由度标准返回轨道的设计方法。基本的设计思想是在返回坐标系中建立飞船返回轨道运动方程,用非等值的速度滚动角γv(t)使飞船再入过载均匀化及减小标准返回轨道与升力失控时自旋轨道的航程差,并引入侧向制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飞船返回舱六自由度再入弹道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飞行力学》2000年 第3期18卷 80-84页
作者:汤国建 赵汉元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为了综合研究和分析载人飞船返回舱制导导航控制 (GNC)系统的性能 ,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返回舱六自由度再入弹道仿真研究问题。根据返回舱 GNC系统的任务 ,建立了适用于包括风在内的各种干扰作用下六自由度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行器六自由度仿真方法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 第3期22卷 80-83页
作者:闫野 赵汉元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为了使飞行器的轨道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必须构造基于实际环境的六自由度仿真框架。文中给出了仿真中各种周期的关系 ,并对右函数计算中的各种变量关系进行了描述 ,最后还介绍了两种常用的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及对应的结果处理方法。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传算法在飞船再入纵向制导规律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航天控制》1999年 第1期17卷 59-62页
作者:吴美平 赵汉元国防科技大学 
探讨如何利用遗传算法的特点来自动设计飞船再入纵向制导规律。根据任务要求和约束条件,给出了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纵向制导律的设计步骤。通过仿真实例的结果,说明采用遗传算法能自动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纵向制导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RLV再入标准轨道制导与轨道预测制导方法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 第6期29卷 26-29,34页
作者:胡建学 陈克俊 赵汉元 余梦伦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76 
提出只更新飞行剖面参数的航程更新方法及相应的RLV再入标准轨道制导规律;结合轨道在线生成与跟踪技术,采用Runge-Kutta-Fehlberg自适应变步长轨道快速预报方法,研究了RLV再入轨道预测制导。进一步对两种制导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法研究(英文)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7年 第1期28卷 213-217页
作者:胡建学 陈克俊 赵汉元 余梦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410073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76 
提出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法,该方法将再入轨道在线生成技术、基于阻力加速度飞行剖面的跟踪制导技术和数值预测制导技术有机结合。其中再入轨道在线生成能够向轨道预测制导算法提供初值,以加快轨道预测制导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飞船再入轨道和制导规律设计及六自由度弹道仿真
收藏 引用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1年 第1期22卷 38-42页
作者:赵汉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410073 
载人飞船再入轨道和再入制导规律设计是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关键技术。文章综合介绍再入轨道设计方法 ,用变ν(t)来满足轨道设计的要求 ;研究了再入纵向制导和侧向制导 ,用极大值原理确定纵向制导反馈增益系数 ,引入“漏斗式”的侧向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入机动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飞行力学》2005年 第1期23卷 61-64页
作者:GUO Zhen-yun 郭振云 雷光新 赵汉元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基于再入机动飞行器机动控制特点,设计了两种反馈结构——过载反馈和姿态角反馈的姿控系统,并从输入反馈信号构成、系统回路设计、反馈系数确定及飞行弹道仿真结果等方面,对两种形式的姿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载反馈系统在再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RLV再入标准轨道制导与设计
收藏 引用
《航天控制》2007年 第6期25卷 13-16页
作者:胡建学 陈克俊 赵汉元 余梦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410073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76 
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轨道设计分为纵向轨道和侧向轨道设计两个过程:首先引入形状约束因子,在不进行轨道积分的情况下,在再入走廊内快速优化设计RLV再入飞行剖面;然后结合轨道跟踪控制,设计侧向方位误差走廊,快速生成满足末端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