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熊"
4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风过耳堂咏印百绝(四)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3年 第5期 22-23页
作者:赵熊 
一、印踪 32·浙微分派说 流派浙徽费说评,水分泾渭似分明。江河入海千帆远,细数源头水几泓。浙徽二派是明清流派印中最主要的两大派系。至于派系的定义,由于有印人籍贯、生活城市、师承关系、创作风格等诸多因素牵连其中,历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平篆刻集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12期 68-69页
作者:赵熊 徐正濂 陈庆伟 
赵熊:二十多年前,李平循着“印宗秦汉”的古则走上篆刻之路,这也是数百年来大多数印人的不二法门。虽说是将“秦汉”并列,但实际上印人师法的主要是汉印一途。大约十多年后,李平进入中国美院书法系学习,则更多地接触到流派印的风规,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落秦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5年 第12期 154-155页
作者:赵熊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评选工作结束后,我和李刚田在电话中就篆刻创作动态及入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李刚田用一句话勾勒了当前篆刻作品人展现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过耳堂咏印百绝(四)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3年 第3期 24-26页
作者:赵熊 
一、印踪 24·将军印烽烟催发赴兵戎,印授三军凿寸铜。未许闲暇斟酌细,长流格调起飚风。将军印是汉凿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前人总结汉印有铸和凿两种方法,且认为丰厚、方整、规范一类的多为铸印,而那些貌似草率急就的才是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无挂碍天机近——漫话秦私印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5年 第8期 70-89页
作者:赵熊 
"最是撩人印半通,雕翠急就出奇工。心无挂碍天机近,直教吾侪苦觅踪。"这是几年前自作《论印绝句》中的一首,是说秦半通印的。说来惭愧,从上初中时开始喜欢刻印,又生活在秦汉故都的西安,待到有机会亲手摩娑古铜印时,已是二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注主题印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6年 第4期 181-182页
作者:赵熊 
一"主题印"一词,目前在相关辞书中尚未见到。所谓"主题印",可概括为:以某种文字或某类文字内容为专题,创作而成的一组(套)篆刻作品。由主题印钤盖或印制而成的印集,可称为主题印谱(集)或专题印谱(集)。其作者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过耳堂咏印百绝(六)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3年 第7期 20-21页
作者:赵熊 
46·斋馆印 端居敢取天下先,丞相图章玉色妍. 未必轩堂来燕子,结庐石上自垂怜. 斋馆印是最早将实用玺印引向艺术篆刻的形式之一.今见最早的斋馆印传为唐代宰相李泌的玉质"端居室",故被称为斋馆印之祖.斋馆印一经问世,即深为文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到达自我艺术追求的彼岸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7年 第5期 167-167页
作者:赵熊 
这次展览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把学术性和艺术性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当代篆刻发展三十多年来不断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承古韵送新风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7年 第12期 64-64页
作者:赵熊 
金芝九茎瑞征生,国展逢秋聚粤城。翰墨飘香缘盛世,传承古韵送新风。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是中国书协成立以来,书法篆刻作者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展览,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民众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认知和热情。从这一点上看,书法篆刻艺术对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当前篆刻艺术发展的一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8年 第7期 65-65页
作者:赵熊 
在刚刚结束的九届国展评选工作中,中国书协首次采取了由各专业委员会按书体评审的方法。于是,专业委员会的功能及职能等相关问题立时凸现出来。作为篆刻艺术委员会,宜在当前发挥提倡、引导、平衡的作用,以促进篆刻艺术的持久发展。从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