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赵璐璐"
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艺启智 以美为媒——再议当下艺术教育的审美向度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年 第4期 173-175页
作者:赵璐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 
当代艺术教育已处在高速领跑时代风尚之要位,以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美育精魂为目标,促进民族艺术文化与国际文化有益交流。开放与合作、继承与创新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审美导向不谋而合,构建层次多元、渠道多样的育人方式和以审美为媒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语汇与歌剧《原野》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年 第3期 41-44页
作者:赵璐璐齐齐哈尔大学 
以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为蓝本改编的歌剧《原野》,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后便引起轰动。除了成功的作曲、编剧之外,歌剧的视觉要素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1987年、2012年和2016年三版在舞美方面具有杰出代表性的歌剧《原野》为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剧中的视觉思维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7年 第4期38卷 92-94页
作者:赵璐璐 
歌剧所创造的最高艺术境界,即歌剧的呈现效果。舞台呈现完成了歌剧作品由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内在生命的外化,这种转化过程正是歌剧创作中诸元素视听一体化的整体艺术创作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歌剧艺术中的视觉因素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0年 第7期41卷 129-131页
作者:赵璐璐不详 
自瓦格纳以降,现代歌剧发展特别在戏剧呈现方式上显示出广阔的想象力。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作曲家都在歌剧选材、技法运用、舞台呈现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作为人类对外界事物认知的重要感觉——视觉与听觉是对一切高级、复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思维的歌剧 金湘作品的诗意象征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9年 第9期40卷 129-131页
作者:赵璐璐不详 
音乐诞生之日,人类用呼喊、动作召唤同伴,用吹拉、打击传递情感。声音听觉,至始就与丰富生动的视觉动作并置于人类社会及情感世界之中。而作为戏剧本原艺术形式的歌剧,从古老的希腊悲剧中的歌、舞、诗三位一体,至今日现代歌剧中的多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金湘歌剧的视觉思维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7年 第7期38卷 129-131页
作者:赵璐璐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十分注重对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的互通运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佳句都是经典范例。但单纯对歌剧这一题材进行探讨,碍于其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之思与音乐之声 米开朗琪罗与《米开朗琪罗歌集》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7年 第10期38卷 115-118页
作者:石炯 赵璐璐 
19世纪,欧洲艺术显示出她的新征候,英国批评家哈默顿如是说:“世界的图景已成为……‘眼睛的音乐’,绘画不再是对实在事物的研究,而是一种梦,犹如音乐家之梦。”“眼睛的音乐”是诗人华兹华斯的术语,此时已经不只是叔本华或沃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歌剧中“卡门”与“金子”戏剧形象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作家》2013年 第11X期 199-200页
作者:赵璐璐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歌剧艺术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在于观众们能够灵活运用听觉与视觉结合获得理想中的歌剧形象。歌剧音乐具有固有的特征与角色的特性,两者是统一的,并且可以构成艺术性的戏剧形象。作为中西歌剧中的经典形象——卡门与金子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场低电压穿越能力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可再生能源》2011年 第3期29卷 127-131,136页
作者:赵璐璐 谢桦 乔颖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100084 
目前,我国对风力发电的低电压穿越还没有明确的要求,相关研究还大多基于国外标准,亟待形成一套符合我国风电开发特点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规划方法。文章首先依据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设计低电压穿越的若干基本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讨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崇明岛“设计”未来
收藏 引用
《设计》2010年 第4期23卷 98-99页
作者:赵璐璐 DESIS 
2009年9月24日至10月15日,由Desis China(中国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米兰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举办的"崇明DESIS Workshop"联合设计项目深入上海周边的崇明岛展开。崇明岛是上海周边的一个典型岛屿型乡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