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通过对学院实验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前期个别访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状况与利益诉求作出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实验教师对本职工作怀有较高热情,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结构稳定性较好,但其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够,53.8%的实验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其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因此,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重视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能力;优化实验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完善实验教师的年终考核体制;加强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与能力培养,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关注实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增加其职业幸福感。
摘要:设计教学楼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东侧,由二幢沿外围布置的十层塔楼及向内的三层高裙房组成。塔楼分别为深大传媒学院(西)及设计艺术学院(东)的学院建筑,裙房中包含有艺术展厅、绘画教室、多功能报告厅、演播厅等内容。南校区二层步行连廊在南侧贯通,融入到建筑整体形态之中。设计注重空间渗透与交互,建筑低层的架空空间、半开敞平台使校园开放空间与建筑内院互通,形成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另一方面建筑塔楼设计了多处“洞口”式的公共敞厅,建立多样的内、外的“空间对话”关系。
摘要: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即CSCL(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学习。本论文在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优点和特点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原则;阐述了影响协作学习的因素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要素。最后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模式,并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摘要: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让机器人变得愈发智能,与此同时伴随个体隐私的让渡。本文以人机传播中的隐私话题为切入点,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人融入生活对个体隐私带来的风险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的直接监视,如性别、年龄、个人居住地等;二是伴随数据集的丰富,加之“同意—使用”原则中个体和平台的不对等,情绪和精神状态等多维度敏感信息被收集;三是互动风险导致人机边界模糊,导致伴随性风险如安全风险、立法风险、社会风险、信任风险等产生,最终不利于网络空间的有序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政策法律、技术规制及伦理设计等角度,提出人机交互中隐私保护问题的破解路径,以平衡技术创新、社会福祉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可采取相应措施,重视实验教师的个人发展,完善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机制,优化职称评聘条件,提供职业发展条件,以激励其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大限度激地发实验教师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摘要: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通过对高校实验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开展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合个别访谈,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状况与利益诉求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实验教师对本职工作怀有较高热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队伍结构稳定性较好,但其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因此,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契机,提升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实行目标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教师的薪酬待遇;建立多元化的管理运行体制,缓解其工作压力,以提高其总体幸福指数。
摘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满布树木的山坡上, 邻近学生生活区。以中国传统山林中的“亭式”建筑为原 型,设计将多个玻璃“亭子”沿山丘散落布置,其上覆盖一 个带有开口的坡屋盖,树木从洞口下的院子穿出,使建筑融 入树林中。 聚落体量有的一层、有的二层高,上部的透明盒子中是各种 主要活动空间,包括展览厅,艺术、舞蹈工作室、演讲厅, 书吧等。其下部的实体体量中为社团、办公、服务间等用 房。透明空间将房间内的活动展示出来,营造出活跃的校园 生活氛围。
摘要:采用标准k-ε模型对90°弯管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中弯管曲率半径与管径之比β=R/d分别为2.0、2.5、3.0和3.5,表观液速为0.5m/s。通过建模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弯管内流场分布、压力分布以及速度矢量和流动轨迹等规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β情况下的弯管中流场流动特点。结果表明:流体速度在弯管内不同截面内是逐渐变化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流动后段出现二次流,加强了流体的扰动。同时,流体进入弯道后管道内部不同半径处压力不同,弯管内壁面附近处压力较小,弯管外壁面处压力较大。不同曲率半径与直径之比对管内流速分布有较大影响。β由小增大时,内侧流速逐渐变小,实际的管道设计与施工中尽量使用β较大的弯头附件以降低对管道内壁的冲击。
摘要:目的 评价普瑞巴林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癎)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平行设计添加治疗的方法,确诊为有部分性癫(癎)发作的225例癫(癎)患者,被随机分配入普瑞巴林治疗组(114例)与安慰剂组(111例).在6周前瞻性基线期后,采用灵活剂量的普瑞巴林(150~600 mg·d-1)添加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癎)发作.主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次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d-减少率、临床疗效评价、16周内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第13~16周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并观察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普瑞巴林组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40.24±37.8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2.84±37.61)%(F=15.063 9,P=0.000 l).普瑞巴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53%和47.75%,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普瑞巴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组高(45.61% vs 23.42%,P=0.000 7),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视物模糊、乏力等.结论 普瑞巴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普瑞巴林作为部分性癫(痈)发作的添加药物有确定的疗效,安全耐受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智能制造已成为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材企业抢占发展机遇制高点的主攻路径.为贯彻国家相关政策,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建材细分领域亟需加快开展智能制造模式研究,以推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战略为牵引,以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领域和瓶颈为突破口,用新理念、新领域、新需求、新空间赢得建材行业新发展.当前建材行业仍存在不重视智能制造系统性的设计规划,多网络、跨设备、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程度低,集成协同应用能力不足,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建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