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路文彬"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
收藏 引用
《昭通学院学报》2023年 第3期45卷 31-35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3 
因鲁迅对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格外褒奖,致使人们此后一直就把讽刺当作了《儒林外史》最显在的标签,甚至将其视为单纯的讽刺小说。而事实上,这样很容易遮蔽《儒林外史》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优长之处。用讽刺来定义或者概括《儒林外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 第3期 126-142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古希腊视觉中心主义的真理观奠定了相应的西方认识论范式,并促使其后的艺术美学理念逐渐向俗世的实在维度靠拢;而一向注重听觉的中国心学却始终以静、空的时间体验方式将真理的理解置入了超越于空间之上的虚无维度,以谦卑的姿态在视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的文学──对于1949-1976年中国文学的一种理解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1999年 第4期 49-56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大学中文系 
古而有之的“文以载道”思想为中国文学奠定了由国家立场进行取景和书写的根深传统,但事实上,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代,诗歌即已经开始作为“外交酬酢”的方式,担当起“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①的宏大叙事了;只是那时的国家概念尚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愤怒之外 一无所有——美国作家金凯德及其新作《我母亲的自传》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 第3期 21-24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亚梅加·金凯德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她却是美国当代极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时常被评论家们拿来同沃尔·索因卡、德瑞克·沃尔科特、托妮·莫里森以及维·苏·奈保尔等作家相提并论。仅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一)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 第6期33卷 31-37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3 
中国史学之发达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即造就了中国叙事艺术的范式与成熟。当然,这种叙事艺术并不是针对史诗或小说这类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文本而言的,而是指《国语》《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之类史传文本所借以表述的策略和规则。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真时代”的历史现象学 ——评王蒙“季节”系列长篇小说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1年 第3期 45-51页
作者:路文彬 
在读者印象里,王蒙一直就是个具有敏感政治情绪的作家,难以遏抑的政治激情几乎贯穿着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新近出版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依然沿袭了王蒙在写作中情有独钟的政治主题。但有必要加以澄清的是,王蒙在写作中所显示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凝视与倾听——试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视听审美范式问题
收藏 引用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16卷 82-87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3 
视觉与听觉属于审美消费过程中的两种范式,前者偏重于理性,后者偏向于感性。以古希腊哲学为基准确立起来的西方形而上学正是以视觉为本位的,而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构建起的则恰是与其截然相反的听觉中心主义传统。如此两种哲学传统直接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都市传奇:性别的游戏与较量——从三篇小说看当下女性写作中的三种性别理想范型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1999年 第6期 20-25页
作者:路文彬 
在“新写实”小说成功地摧毁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可能性之后,一切有关现代都市的言说便为大量琐碎的现实“历史”所垄断,而浪漫“传奇”则像一张过时的都市商标只能重温记忆里的辉煌了;人们在都市欲望的恫吓下,个个有如惊弓之鸟,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代的挽歌——论白先勇《台北人》的感伤主义情怀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收藏 引用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1期25卷 81-84页
作者: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3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其中的一系列作品无不流露着显在的伤感主义情绪;透过此种伤感主义情绪的实质,我们不难洞察到白先勇对于那个时代的矛盾心理,同时亦可由此感知历史之于个人命运的影响。而针对其伤感主义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想象的贫困——中国小说批判之一
收藏 引用
《创作评谭》1998年 第4期 56-61页
作者:路文彬 
华夏民族神话资源的匮乏,在某种意义上正说明了该民族想象力的先天性贫困。鲁迅曾从唯物的层面上穷其根柢,释义为"中华民族先居在黄河流域,自然界底情形并不佳,为谋生起见,生活非常勤苦,因之重实际,轻玄想"。这一在生存逼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