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邓小军"
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1994年 第1期 101-106,118页
作者: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一、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韩愈所倡导的中唐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际是一场以新儒学为体(根本精神),以新古文为用(表达形式)的文化运动。韩愈的思想,并非晚周原始儒学的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境界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1期20卷 41-46,53页
作者:邓小军 
柳宗元散文最具原创性的艺术成就。第一,是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从而突破了我国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旧传统。第二,是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甫曲江七律组诗的悲剧意境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4期48卷 55-64页
作者:邓小军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一片花飞减却春",隐喻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受到伤害,都使人类受到伤害。杜甫曲江七律组诗,以唐代七律前所未有的重大时事内容,近于宗教道德的精神境界,人从大自然获得心灵复苏的哲学境界,和直面承当悲剧的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唐诗:唐诗精神的跃动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1期23卷 56-61页
作者:邓小军 
初唐诗中跃动的新精神,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富于同情心、正义心的人性人道精神和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美的艺术精神。这是形成富有风骨、美感和人性的唐诗风貌的源泉,是唐诗发展的命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白与永王璘“谋主”李台卿——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笺证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2期51卷 71-79页
作者:邓小军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乾元二年(759)秋,李白流放遇赦东归寻阳途中,不畏永王璘"叛逆"案的极大政治压力,在岳阳作《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仗义为永王璘鸣冤,为永王璘"谋主"、永王璘案难友李台卿鸣冤。不久,又自岳阳专程南下零陵看望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精神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1989年 第1期 150-159页
作者:霍松林 邓小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化以仁为根本精神,体现于日常、政治、哲学方面为民胞物与、国身通一、天人合一三大具体精神。仁的文化以情感为根柢,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诗歌与哲学思想的连环往复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灵心直凑单微,巨眼见微知著——从《诗家三李论集》看余恕诚唐诗研究之特色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6期44卷 677-682页
作者:邓小军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诗家三李论集》包含着余恕诚几十年来对唐诗的一系列宝贵创见。余恕诚之唐诗研究,在艺术造诣、史料价值的鉴识等方面,体现出灵心直凑单微,发前人所未发的特色;在文学史宏观、文献史宏观等方面,则是体现出巨眼见微知著,发前人所未发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米轨机车转向架的选型及设计
收藏 引用
《内燃机车》2003年 第9期 11-15页
作者:邓小军四方机车车辆厂动车产品开发部山东青岛266031 
3B0 轴式转向架机车和 2C0 轴式径向转向架机车均能较好地适应山区小半径曲线线路。从转向架结构、机车动力学及机车总体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新型昆明米轨内燃机车转向架的选型。指出 2C0 轴式径向转向架是新型米轨内燃机车转向架更好的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诗
收藏 引用
《文史哲》1989年 第2期 66-71页
作者:霍松林 邓小军 
宋诗的特质是发挥人文优势,即通过人文意象的描写与典故、议论的运用,以表现富于人文修养的情感思想。宋诗的精神是一种有品节叉有涵养的精神。宋诗富于人文修养的情感思想,与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宋诗重品节涵养的精神,是宋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NPV、ROM比较拓展的企业投资决策方法优化
收藏 引用
《商业时代》2013年 第3期 79-80页
作者:邓小军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以NPV为代表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理论设计缺陷和实践面临的困境成为其拓展、优化的内在价值驱动力。本文立足于财务战略决策视角,重点对净现值法(NP V)和实物期权法(ROM)从产生背景、实践应用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并基于五力模型,探讨了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