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邵小萌"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河南灯歌”及其歌舞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2011年 第2期 101-106页
作者:邵小萌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河南南阳473001 
河南灯歌是河南民间歌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目前学界关于"灯歌"与"河南灯歌"的释义出发,针对界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概念澄清。其后,本文以歌舞综合艺术的创造原则为指导,对"河南灯歌"中民歌的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豫西南民歌现状调查报告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6年 第3期 126-129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在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史中,豫西南民歌曾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更加重视,抢救和挖掘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作者深入豫西南地区,对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南民歌“淅川锣鼓曲”艺术特征概述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2年 第8期 263-264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锣鼓曲"是流传于河南南阳西部的民间歌舞,因其曲牌丰富,音乐欢快,表演活泼,充满喜庆、气氛愉悦,从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本文对"锣鼓曲"的音乐形态和表演特点进行了概括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桐柏山歌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6年 第14期 92-,101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 
桐柏山歌是在豫西南桐柏山区民间广为流传的歌种,在音乐形式及演唱方式上独具特色。本文对桐柏山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特点作了分析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作家》2008年 第12期 232-233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 
大调曲的危机是整个曲艺危机的个案。在当下民族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保业守成,是大调曲来日重兴的保障。而随着迅速变化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大调曲唯有从自然的民间生存状态走向经典状态,赋予更加广泛的"民族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宛梆中的花腔及其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2000年 第4期20卷 115-117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河南南阳473061 
宛梆的音乐属板腔体系。宛梆的唱腔分本腔和假腔 ,假腔习称花腔。花腔在宛梆艺术中有鲜明、典型的艺术风格 ,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收藏 引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5期6卷 74-75页
作者:邵小萌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素养”是指平常的修养,泛指人在某个领域内的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经验、阅历、见识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水平。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应具备的修养除了涉及与钢琴有关的音乐修养外,还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广泛吸收民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展览巡礼 一九四九——一九九九
收藏 引用
《文物》1999年 第10期 4-26,1-2+1页
作者:李季 安家瑷 孙其刚 陈成军 齐钟久 丁敏京 王南 曹欣欣 王金娟 王永红 邵小萌 苏生文"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周年"展览筹展组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1949-1999)”特别展览于1999年8月~10月在北京隆重展出。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