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邵成勋"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用拉格朗日键图建立复杂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 第2期32卷 95-99页
作者:孙京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建立复杂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航天器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这一工作 ,并可以方便地用同一种表述方法将这一模型与其他分系统的模型连接起来 ,将大大提高总体设计的效率及可靠性 .键图是一种完成动力学建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行波模型的航天器附件动力吸振分析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 第2期11卷 138-143页
作者:朱桂东 郑钢铁 邵成勋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 
将航天器梁式柔性附件的振动作为波动研究,建立附件端点带单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航天器行波动力学模型。根据附件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设计吸振器参数,以获得最优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可明显降低附件弹性振动的峰值,改善姿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波动模型的框架结构被动阻尼减振分析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1997年 第6期18卷 670-675页
作者:朱桂东 郑钢铁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 
将空间框架结构的振动作为波动来研究,建立结构的波动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结构进行被动阻尼减振设计。阻尼单元和阻尼铰两种被动阻尼方案被用来增加结构的阻尼特性。根据波动分析的结果,一种迭代的方法被用于寻求多个阻尼单元或阻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变形估计和形状控制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 第1期15卷 122-126页
作者:聂润兔 邹振祝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准确的变形估计是智能结构形状控制的前提。本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设计了智能桁架结构的变形估计器和形状控制器,根据结构系统有限数目的测量值可以估计结构变形并用于形状控制。该方法同时适于处理结构非线性问题。算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TT 导弹的 H_∞/加权混合灵敏度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1998年 第1期19卷 103-108页
作者:郑建华 杨涤 邵成勋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文用H∞/加权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某型地对空BTT导弹的鲁棒自动驾驶仪。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弹道上某特征点的一个确定数学模型设计的H∞/加权混合灵敏度自动驾驶仪,可控制BTT导弹沿标准弹道的全弹道稳定、准确地飞行,且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单元铰点分析的虚拟单元法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 第3期11卷 361-368页
作者:朱桂东 郑钢铁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工程与力学系 
基于框架结构的行波动力学模型,设计阻尼铰以达到减振的目的。首先给出只连接两个单元的阻尼铰模型;对带有多个单元的铰点,虚拟单元的概念被用来将其转化成为两单元的模型,从而使分析过程变得非常简捷和方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继卫星对目标的跟踪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 第5期31卷 5-7页
作者:聂润兔 荆武兴 徐世杰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分别导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对中(低)轨道航天器以及地面站的跟踪规律,利用该规律可确定中继卫星大型机动天线相对于轨道坐标系的期望跟踪角和跟踪角速度,进而可用于卫星系统的跟踪和指向控制律设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以验证导出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柔性机械臂振动的脉冲控制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1993年 第3期6卷 298-304页
作者:毕士华 黄文虎 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哈尔滨150006 
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脉冲控制方法。对脉冲触发时刻、宽度、高度、周期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正确地选择脉冲形式可达到很高的闭环控制精度。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还可为柔性机械臂逆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机械臂的两种逆动力学方法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1996年 第3期13卷 20-27页
作者:毕士华 费从宇 黄文虎 邵成勋哈尔滨建筑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文提出了柔性机械臂运动控制和振动抑制的两种有效的开环控制方法——两点边值逆动力学方法和轨迹规划逆动力学方法。两种逆动力学方法所设计的开环输入不仅可以实现柔性机械臂的点位运动或跟踪优化轨迹,而且同时显著降低或消除了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框架结构模态分析的行波方法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1999年 第3期20卷 1-6页
作者:朱桂东 郑钢铁 邵成勋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50001 
基于空间框架结构的行波动力学模型, 给出获取结构模态参数的一个新方法。将由一维波导组装成的框架结构的振动作为弹性波研究, 弹性波在波导上传播, 在结点处反射和散射。结构的模态特性在结构呈自由振动状态时得以体现, 据此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