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邵钰涵"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上海衡复风貌区街景地方性特征识别与空间映射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5年 第2期32卷 110-119页
作者:邵钰涵 尹思南 马东波 殷雨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目的】街景是彰显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载体。【方法】通过解析街景地方性内,对街景地方性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和分析。将街景地方性解析为物理、社会、历史和美学4个特征维度;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和街景大数据,识别上海市徐汇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景方法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0年 第1期8卷 72-83页
作者:蒿奕颖 邵钰涵英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声景源于人们对特定空间需求和期望的感知与理解,是一种非视觉的观察与表达形式。与视觉景观类似,声景的成本效益亦有相当的吸引力。然而,对于如何将声景方法融入景观设计,目前设计师和相关从业者尚未有充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主要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公园游憩规律及其空间特征关联研究——以上海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2期31卷 32-40页
作者:邵钰涵 卢慧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RURC)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的】对社区公园进行精细化游憩规律分类,并探索游憩规律与空间特征的关系,对社区公园游憩效率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110个社区公园进行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社区公园绿地周期游憩活跃规律并进行频谱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感知——历史与记忆角度的探索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16年 第4期4卷 56-63页
作者:邵钰涵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感知是主观现实存在的关键,而所有的主观现实均与社会构成一种辩证关系。城市感知研究关注个体对物质环境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个人经历的记忆,这种记忆由一段时间内的意识所形成。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选择实验的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评价——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11期31卷 45-55页
作者:邵钰涵 陆嘉宜 徐欣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RURC)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增长,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关系中重新被定位,城市荒野景观因具有生态、人文、审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开始受到关注。探索符合中国语境的城市荒野景观识别与分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荒野景观:内与价值审视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1年 第1期9卷 14-25页
作者:邵钰涵 徐欣瑜(翻译) 袁嘉 朱亦婷(翻译) 田乐(翻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不详 
城市的扩张、转型和收缩等进程为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可能。在物理范畴上,城市荒野景观指生态过程基本维持以自然为主导,且具备类似自然荒野野性表征与功能类型的城市空间。隐含在城市中的荒野景观片段,其存在与持续得益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街道空间小气候参数及其景观影响要素研究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6年 第10期23卷 98-104页
作者:邵钰涵 刘滨谊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 全国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指委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回顾了城市街道小气候参数及其特点,从影响街道小气候气流、湿度、温度、遮阳和污染物5个因子,分析了迄今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各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了4种街道空间形态类型与城市街道小气候间的影响与作用,讨论了城市街道空间中景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绪引导的城市公园视听品质优化设计研究——以成都环城生态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园林》2023年 第6期40卷 28-37页
作者:邵钰涵 林晖虎 殷雨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人在环境中的情绪反馈是对所接收环境信息综合处理后的结果,其中又以视听信息作用最为显著。然而,既有研究对环境视听特征与人们情绪反馈间的复杂作用关注不足,现有成果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探索以情绪为直接引导的环境视听品质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中心城区口袋公园恢复性效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城市林业》2024年 第1期22卷 25-33,86页
作者:邵钰涵 卢娴 殷雨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城市公园绿地对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大型城市公园绿地有效补充的口袋公园等小微型绿地备受关注。文章选取上海市4种不同功能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恢复性水平、环境因素及其对游憩行为影响的交叉分析,尝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82—2022年海岸带景观研究进展与启示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3年 第5期30卷 10-18页
作者:邵钰涵 孟钰 殷雨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 
【目的】在陆海统筹思想推动下,中国海岸带景观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期,亟须对既有中外相关研究展开系统梳理,以明确未来研究的核心方向和重点需求。【方法】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语义识别技术,对1000余篇国内外海岸带景观文献进行主题聚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