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邹声华"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旅客列车空调硬座车厢内热舒适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06年 第5期28卷 35-40页
作者:张登春 翁培奋 邹声华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200072 
空调车内气流组织研究是车厢内环境控制的基础,合理的气流组织可有效地改善乘客的热舒适性。采用k-ε湍流模型,对载客车厢内三维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PMV(Predicted MeanVote)指标分析了车厢内人体热舒适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通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 第3期19卷 342-344页
作者:邹声华 刘建仁湘潭工学院资源工程系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以Leith设计法为基础,考虑除尘效率和压降等因素的影响,以除尘效率为理想目标,以一些流体力学特性和实际限制、经验值为约束,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规划论的方法进行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的优化,以此设计的旋风除尘器应用到现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巷道内传质对通风阻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2016年 第2期33卷 358-364,380页
作者:李孔清 邹声华 张坻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湘潭411201 
通风阻力的计算与测定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通常认为巷道内造成风流能量损失的途径主要是沿程摩擦损失、局部阻力损失、热阻力。传热导致流体物性参数会发生大变化,产生热阻力。巷道内不断有水蒸气和瓦斯等气体掺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鹤壁四矿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动态分析
收藏 引用
《煤炭技术》1996年 第4期15卷 26-28页
作者:邹声华 肖国清 陈良棚湘潭矿业学院 
厚煤层在分层开采的过程中,其瓦斯涌出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以鹤壁四矿为例,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各分层瓦斯涌出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都是呈指数函数关系。用这种规律对设计矿井通风设计,对生产矿井进行动态的通风安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被对厂房自然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 第1期12卷 220-224页
作者:李孔清 邹声华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91 
通过对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加源项的方法实现了对三维植物冠层湍流流动下厂房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在下垫面温度以及叶面温度方面吻合较好,能充分反映实际的温度分布趋势。表明模拟体系对于有绿化情况下建筑自然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用光管管壳式空冷器壳侧污垢热阻的一种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7年 第2期12卷 21-26页
作者:肖国清 邹声华 王先民湘潭矿业学院资源工程系湘潭411201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长沙410082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和气溶胶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管管壳式空气冷却器壳侧污垢的沉积机理,从理论上得出了一种估算壳侧污垢热阻的方法,该方法对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3,表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夹套式上升管内荒煤气对流辐射传热的计算
收藏 引用
《煤炭转化》2020年 第1期43卷 89-96页
作者:黄海清 邹声华 沈毅 赵勇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411201湖南湘潭 湖南华菱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411100长沙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荒煤气在上升管内流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问题。基于热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上升管内荒煤气流动传热微分方程,考察荒煤气进口温度、内壁面发射率、对流传热系数和斯坦顿数对上升管内壁面温度变化和荒煤气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远程惰气发生器降温减湿的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 第1期16卷 17-19页
作者:蔡康旭 李孔清 邹声华湘潭工学院资源工程系湖南湘潭411201 
针对井下用制氮机装备和产气成本偏高 ,而惰气发生器造价和产气成本虽低 ,但生产的高温高湿惰气不适应远距离输送等问题 ,提出了远程惰气发生器的研制方案 ,用于生产廉价、洁净、可远距离输送的干惰气 ,进行井下封闭火区惰化处理和回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工业厂房自然通风潜力的新途径研究
收藏 引用
《流体机械》2008年 第10期36卷 19-23页
作者:李刚 邹声华 李孔清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基于自然通风基本理论和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稳态条件下,借助k-ε湍流模型,对有(无)考虑地表效应时厂房内的自然通风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地表效应得以充分体现的最大室外风速为1.5m/s。研究过程中,数值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喷雾帷幕降尘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矿冶工程》2010年 第2期30卷 18-20,24页
作者:李刚 邹声华 吴将有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4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针对微细粉尘扬尘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目前喷雾降尘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喷雾帷幕降尘装置。分析了喷雾帷幕降尘机理。选用铁矿粉尘作为实验粉尘,对喷雾帷幕装置进行了除尘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喷雾系统由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