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邹建斌"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油浸式铁心电抗器耐震强度设计概论
收藏 引用
《变压器》2015年 第6期52卷 13-16页
作者:王楠 邹建斌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公司上海201108 
通过对地震力产生的机理和铁心电抗器的固有特性及标准地基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油浸式铁心电抗器的耐震强度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2015年 第10期31卷 1823-1852页
作者:刘佰全 高栋雨 王剑 王曦 王磊 邹建 宁洪龙 彭俊彪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530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七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突变检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 第5期36卷 404-407页
作者: 单其俊 杨兵 陈明龙 邹建 陈椿 徐东杰 曹克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目的对7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提取7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外周血DNA样本,设计41对引物进行多聚核苷酸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SCN5A基因28对外显子,并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直接测序。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显示屏弯曲扭曲光电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开发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技术》2020年 第7期43卷 12-17页
作者:张建东 王剑 邹建 梁丙生 滕东升 王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0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700 
柔性显示屏能够真正应用需要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是抗弯曲和扭曲特性,为满足柔性显示屏的弯曲和扭曲测试需求,基于LabVIEW设计开发了可用于柔性显示屏样品进行弯曲或扭曲测试,并能够追踪样品在弯曲或扭曲测试过程中亮度、色坐标和功率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胸导联在诊断Brugada综合征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 第7期32卷 578-583页
作者:单其俊 杨兵 曹克将 陈明龙 李库林 陈椿 邹建 王卫明 王小 朱品军 徐东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210029 
目的 评价自行设计的新胸导联在Brugada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Brugada综合征先证者和9例家族成员接受新胸导联和普罗帕酮药物试验。11例无晕厥史和无猝死家族史的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新胸导联检查对照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 第18期38卷 2919-2924页
作者:谢雁鸣 廖星 赵玉 黎明全 张允岭 马融 冼绍祥 刘健 李素云 温泽淮 杨忠奇 邹建东江苏省中医院 孙洪胜 何燕 李学林 姜俊杰 王志飞 黎元元 王连心 常艳鹏 杨薇 张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为了推动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积极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工作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技术规范在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后,现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监测研究真实报告不良反应/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起覆冰引起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原因分析与防范
收藏 引用
《江西电力》2017年 第6期41卷 27-30页
作者:李阳林 邓静伟 张宇 李帆 邹建 胡京 周龙武 况燕军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96 
针对一起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断裂的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现场的覆冰观测、实验室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结构解剖与断口微观检测,发现线路覆冰厚度超过设计值和耐张线夹压接不到位共同导致了耐张线夹的断裂,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素心肌显像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年 第3期22卷 192-198页
作者:邹建 华伟 宿燕岗 徐耕 郑良荣 梁延春 严激 于波 刘兴 薛小临 杨杰孚 范洁 郭涛 杨丽霞 董吁钢 蔡琳 顾翔 朱莉 胡作英 陈峰 曹克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1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科 
背景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经成为部分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有30%左右的CRT患者术后无反应,同时左心室导线的植入部位被认为是与CRT无反应相关的重要因素。多数相关研究表明左心室导线植入最迟机械激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