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郁丹红"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药组分与组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 第19期37卷 2997-3000页
作者:刘丹 郁丹红 孙娥 贾晓斌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是多组分,在研究中药生物药剂学性质时,应该以组分为研究对象。针对中药多组分生物药剂学研究,该文提出科学代表中药组分综合性质的有限成分的选择思路;其次,引入"离散度"的概念,以考察组分中各代表性成分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释药特性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 第19期37卷 2889-2893页
作者:郁丹红 黄洋 贾晓斌 朱静 刘丹 萧伟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1 
目的:建立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的释药特性评价方法。方法:考察紫外分光光度法与HPLC测定各释药单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HPLC评价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单个释药单元以及形成多元释药系统后的体外释药特性,同时评价各释药单元体外释放的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丹参酮组分缓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草药》2013年 第17期44卷 2391-2396页
作者:陈小云 张振海 郁丹红 刘丹 金慧芬 杨世林 贾晓斌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制备丹参酮组分缓释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并控制药物的释放。方法以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PEO)为复合载体,用溶剂熔融法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并利用SEM、DSC、XRD、FTIR等表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中药组分剂型的设计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 第19期37卷 2993-2996页
作者:郁丹红 刘丹 张振海孙娥',贾晓斌''.. 张振海 孙娥 贾晓斌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8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是否显著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紧密相关。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本质是多组分,就组分本身的性质而言,其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即溶解性和渗透性。因此,该文将在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