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伍钦"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外推-周期法测量ADS模拟装置的次临界度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 第4期37卷 294-296页
作者:夏普 史永谦 李义国 朱庆福 郑伍钦 朱国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在ADS次临界中子学研究中,将次临界外堆法和超临界周期法相结合,实验测量了模拟ADS次临界装置中心布置不同缓冲区材料时的有效增殖因子keff和缓冲材料所相当的反应性。实验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相互符合较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临界实验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 第10期46卷 1181-1184页
作者:吕征 肖诗刚 郑伍钦 罗椿英 王理玉 花晓 李建龙 刘欣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首次临界对反应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反应堆基本建成。本文介绍了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临界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无参考堆,不进行零功率物理模拟实验的情况下,实验进程完全按理论计算的预期进行,向超临界过渡1次成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束流装置内的中子通量密度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05年 第9期28卷 697-699页
作者:李义国 朱庆福 夏普 高永春 朱国盛 郑伍钦 史永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在微型反应堆零功率装置上搭建了硼中子俘获治疗拟采用的热中子束流装置。利用固体径迹探测器(SSNTD)测量了束流装置中心轴线上不同位置处的中子通量密度。结果显示,在束流装置入口处中子通量密度为5.39×107cm–2·s–1时,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反应堆裂变率分布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6年 第6期30卷 492-496页
作者:李义国 兰义正 史永谦 郑伍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 
利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处于微型反应堆不同位置的燃料元件内单位体积的裂变率,得到了堆的裂变率分布和总裂变率,并与其它参数相结合,求得了反应堆功率。同时,测量了对应功率下反应堆内辐照座的热中子通量密度,得到单位功率的热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医院中子照射器反应堆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 第S2期43卷 201-203页
作者:李义国 夏普 邹淑芸 张永保 吕征 朱国盛 郑伍钦 史永谦 周永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中国中原工程公司北京100083 
医院中子照射器是专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核装置,所用反应堆功率为30 kW,采用235U富集度为12.5%的UO2为燃料,金属铍反射层,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堆芯产生的热量靠自然循环冷却。在反应堆堆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了热中子束流和超热中子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子束流装置对反应堆临界影响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年 第Z1期38卷 28-30页
作者:夏普 李义国 高永春 朱国盛 郑伍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在微型反应堆零功率实验装置上采用外推临界法和周期法,测量了在微型反应堆外添加或去掉中子束流装置时反应性的变化值,研究了不同材料的中子束流装置对反应堆临界的影响变化,实验结果可用于检验反应堆理论计算和孔道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特殊中子束流装置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年 第Z1期38卷 31-33页
作者:李义国 夏普 高永春 朱国盛 郑伍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利用金箔活化法测量了特殊束流装置中心轴线上不同位置处的热中子通量密度比、金镉比、锰镉比以及出口处γ/n的剂量比。束流装置出口处的热中子通量密度约为入口处的1/1019,出口处γ/n的剂量当量比约为21%。将束流装置出口与入口处热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 第3期37卷 246-249页
作者:朱庆福 史永谦 李义国 夏普 郑伍钦 朱国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102413 
简要介绍了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测量次临界度的原理、外源驱动的次临界中子学的实验装置、堆芯布置及中子源驱动系统。主要研究了252Cf中子源在堆芯不同轴向位置、模拟质子束管和散裂中子靶件处不同缓冲区材料对keff的影响。实验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