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元者"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艺术起源的必然性─—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研究之三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7年 第3期 102-113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形态的原初性图腾现念及其特化形态的存在,显示着史前意识形态的特化机制的存在,史前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要求的普遍性,预示着史前人类的观念或意识的形态化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史前艺术就是这种形态化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起源序说──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7年 第1期 91-100页
作者:郑元者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艺术起源问题的研究应树立科学的系统观念,突破以往那种单一性理论假说的局面。艺术起源的含义是指艺术发生的内在动机及其相对最早的历史时间,艺术的发生是一个历史过程,推动这个历史过程不可能是某种单一性的动因,而是一个动力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进化论小议
收藏 引用
《东方丛刊》2000年 第2期 50-56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200433 
“进化”一词源于拉丁语evolution,其含义经延伸扩充后,既可以指称发展、进步的过程,也可看作为前进性变化的结果。进化论在19世纪末取得胜利后,进化的观点成了极具弥散性和影响力的理论立场,进化论成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艺术的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起源与“美”的情境性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3期 62-67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33 
本文指出了以往人们把美看成是超越时空的静态存在物的偏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学科视野,从艺术起源这一核心问题着眼,阐释了美的情境性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前艺术的本质属性:作为史前意识形态的可见形式——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研究之十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9年 第1期 166-177页
作者:郑元者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每个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文化,它包含四个主要的区域或子系统(subsystem),那就是技术、社会交往、意识形态和语言。也有人类学家把"语言"这个子系统除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类学立场与美学新思维
收藏 引用
《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 第5期 7-9页
作者:郑元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但声势可观,而且在学科建制上也逐步得到健全和巩固,如复旦大学中文系1995年始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本科生系列课程《人类学美学》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6期29卷 87-91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中国艺术人类学是一门有系统的新兴学科。通过对学科情境的历史梳理和评判,认为旧式的艺术人类学主要以研究无文字社会的艺术为己任,而新的艺术人类学在时间性和地区性上有其更大的范围,因为它要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恶的神话、食人俗与仪式象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02年 第4期 72-86页
作者:P.R.桑迪 郑元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 复旦大学中文系 
本文着重探讨了“食人行为在神话中的特许与转换”、“欲望、同一化和情感矛盾心理在食人行为中的作用”、“食人行为特许中的转换”这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以保罗·利科尔有关恶的起源和终结的神话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一组与食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问题、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6期26卷 54-55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学术史,我们或许会不无惊异地发现,"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这个字眼开始变得越来越跳跃,越来越醒目,以至于如今已悄然成长为一门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复旦大学中文系虽然从1995年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歌曲和舞蹈的数字人类学根据及其美学意义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4期28卷 8-11页
作者:托马斯.克伦普 郑元者阿姆斯特丹大学 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 
诗歌、歌曲和舞蹈作为交流的工具,超越了音乐的诸多限制。它们在传达某种信息上所需要的那种转换,实质上是以数字来表示的。本文所介绍的诗歌、歌曲和舞蹈的数字原则的应用,极好地说明了它们有着明确规定的数字人类学根据以及美学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