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宪友"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 第9期38卷 1116-1121页
作者:高涛 朱晓中 鲍丙波 李星玮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脊髓损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以及低龄化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为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严重限制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RV逆行示踪技术验证神经根移位重建大鼠排便功能的有效性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 第9期37卷 1195-1199页
作者:朱晓中 朱弘一 鲍丙波 李星玮 高涛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研究神经根移位术是否能够重建大鼠脊髓损伤后的排便功能。方法·取大鼠20只,于S1、L6神经根之间横断脊髓,10只作为对照(A组),10只行神经根移位手术(B组)。6个月后,每只大鼠注射6μL PRV...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鼠坐骨神经延长术对疼痛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年 第7期33卷 894-900页
作者:李星玮 莎茹拉 鲍丙波 高涛 林俊卿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延长术对疼痛的影响。方法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250~300 g。取其中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坐骨神经延长组(A组)、单纯外支架固定非延长组(B组)、神经切断结扎组(C组)。3组均建立10 mm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 第5期22卷 597-601页
作者:王剑火 侯春林 张伟 郑宪友 徐镇 王万宏 林浩东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目的介绍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方法根据指南针原理设计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通过动物实验对该装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由固定在膀胱前壁的永磁铁和固定在下腹壁的报警仪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1年 第6期35卷 756-760页
作者:宋家林 黄腾立 高涛 鲍丙波 林俊卿 钟万润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58岁,平均45岁。缺损部位:踝部2例,后足4例,中足5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直肠平滑肌的结构变化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 第9期39卷 963-968页
作者:高涛 朱晓中 鲍丙波 李星玮 林俊卿 黄腾立 柴益民 张长青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直肠平滑肌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脊髓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2组。脊髓损伤组于L5与L6腰间神经节之间完全离断脊髓,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月后,采用活性炭悬浮液灌胃法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主要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 第8期22卷 964-968页
作者:王剑火 侯春林 郑宪友 徐镇 王万宏 林浩东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品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厚3mm、直径10mm的铁氧体永磁铁和直径分别为10、15、20mm的钕铁硼永磁铁,模拟腹壁厚度为2、3、4、5、6、7、8、9cm,永磁铁位置设定为0、1、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 第2期27卷 97-99页
作者:尹自飞 郑宪友 柴益民 蒋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200233 
目的比较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与传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InterTan组49例,PFN组49例。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中C型臂X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医学生显微外科学习现状及教学方式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年 第3期20卷 345-349页
作者:林俊卿 李星玮 郑宪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0233 
目的探究8所学校临床医学生对显微外科的认识情况,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显微外科学在医学教学中的方法。方法围绕我国医学生对显微外科学习现状、显微外科学习对今后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8所学校开展显微外科课程现状及提高显微外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