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新立"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 第50期 64-66页
作者: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制定改革路线图,各项改革必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决策——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收藏 引用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6年 第11期 6-7页
作者: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性文献,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决策——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收藏 引用
《前线》2006年 第11期 21-23页
作者: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性文献.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过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
收藏 引用
《江南论坛》2010年 第2期 16-17页
作者:郑新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去年是我国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通过实施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弥补了出口大幅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取得这一骄人成绩,充分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部崛起的政策取向
收藏 引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24卷 1-3页
作者: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北京100073 
“促进中部崛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科技大国 兴产业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产业》1998年 第3期 58-59页
作者:郑新立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把科技和生产力看成一个统一体,并把科技放在了生产力的首要位置。提出这个论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击中了我国传统计划体制下科技体制的弊端,指明了科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多种途径
收藏 引用
《政策》2007年 第2期 11-13页
作者: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可归纳为九种途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系统集成方式创新;原始创新;通过技贸结合、国际招标;通过国际兼并拥有知识产权;委托国外机构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国外合作进行研究开发,共享成果;由国内设计国外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
收藏 引用
《金融博览》2006年 第2期 32-32页
作者:郑新立中共中央研究室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滞后的局面。搞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当地条件出发,不要过于超前。据了解,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搞了一年多,尽管那里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2800多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 第49期 11-11页
作者:郑新立 王红茹(整理)中共中央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3.3。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4.0。这对要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就很难了。而建设社会主义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