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春凤"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全球化与地方化悖论中的东北喜剧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1年 第3期 79-81页
作者:郑春凤 陈蕾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东北喜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现代意识的缺失为代价而对东北的当下作了扭曲式的舞台和影像表达。如果东北的艺术工作者在对东北文化缺少审视的前提下心甘情愿地将自身置于"被看"的位置,东北文化本身鲜活的生命力必将被追逐娱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吉剧的困境与创新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6年 第7期 81-84页
作者:郑春凤 韩圣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国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任何一个剧种都是在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吉林省的省剧———吉剧也不例外。吉剧是以二人转和东北民间艺术为母体衍生、发展而来的新型剧种,虽然只有不足六十年的历史,却曾以鲜明的地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和故事的空缺:先锋戏剧意义拆解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0年 第10期 35-37页
作者:郑春凤 
整个90年代的戏剧创作仍然是在编导们花样翻新的探寻中寻找一条突围之路。在突围中,他们把戏剧形式上升为艺术的本体,在创作中追求语体快感和叙述的游戏性质,从而造成了戏剧过程中人和故事的空缺。在人和故事的空缺中,在使戏剧获得了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费语境下东北民间文艺的变异与断裂
收藏 引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5期42卷 117-120页
作者:郑春凤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在民间文艺普遍萎靡的背景下,东北民间文艺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大众广泛的审美认同。但当这种认同与消费时代的商业逻辑互为缠绕的时候,不断被表述的"民间"与原初意义上的"民间"已经背离,消费文化对其文化意义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十七年文学女性意识的自我消解
收藏 引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1期27卷 23-26页
作者:郑春凤四平师院中文系 
十七年文学的女性形象塑造.从表面上看,她们已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努力反拔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异常自我的女性形象.实质上,他们仍没走出男权文化的樊篱,在男性目光的观照之下,她们或成为完全泯灭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出来一股劲地红”──十七年诗歌个人话语的失落
收藏 引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4期29卷 54-57页
作者:郑春凤四平师院中文系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它特定的主流话语,十七年诗歌的主流话语便是诗人在创作中对自我的否定与清算,把自己的创作完全融入到政治的认同中。在这种认同中是作为诗的抒情主体个人性的消失,诗歌优美情致的消失。即诗人在对主流话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收藏 引用
《职业》2017年 第7期 67-68页
作者:郑春凤嘉兴技师学院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并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工作任务为教学案例,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