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津洋"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扁平绕带容器轴向与环向强度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1994年 第1期16卷 72-76,79页
作者:郑津洋浙江大学 
扁平绕带容器是我国首创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高压容器。本文进行了扁平绕带容器轴向强度试验研究,根据钢带层间摩擦力,导出了与实测值相当吻合、计算简便、易于工程应用的轴向、环向爆破压力计算公式。并从理论上阐明了现有几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高压密封装置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工机械》1995年 第4期22卷 31-33页
作者:郑津洋浙江大学 
以最低制造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新型高压密封装置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设计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可降低制造成本14.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承压设备学的研究现状和优先研究领域
收藏 引用
《石油机械》2005年 第3期33卷 21-24页
作者:郑津洋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在阐述承压设备的最新发展趋势后, 分析了我国承压设备学研究现状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今后我国承压设备学基础研究优先研究的领域: (1) 承压设备结构与传热、传质和反应效率的关系; (2) 复杂环境下承压设备的力学行为和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褶皱缺陷:分散性与虚拟测试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2022年 第3期39卷 1332-1342页
作者:申川川 马利 文安戈 郭静 郑津洋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杭州310027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杭州310018 
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结构中,褶皱缺陷的物理形态及其空间分布通常具有分散性,如果仅追踪某个单一褶皱缺陷的行为演化,则不能有效控制复合材料批量构件性能的一致性。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褶皱缺陷分散性模型,该模型包括褶皱形态的正态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褶皱缺陷:微应力无损检测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2022年 第7期39卷 3590-3602页
作者:马利 文安戈 申川川 郭静 郑津洋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杭州310018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杭州310027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缺陷,且缺陷种类多、特征尺寸分散,检测难度大。缺陷检测的最终目的是对含缺陷构件的机械力学性能给出适应性评价,为此提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集缺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轻型化——压力容器的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压力容器》2009年 第9期26卷 42-48页
作者:郑津洋 缪存坚 寿比南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100013 
安全与经济并重、安全与资源节约并重已成为压力容器发展的重要理念,轻型化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提高材料强度、降低安全系数、选用更高屈服强度、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运用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优化压力容器结构等方面阐述压力容器的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散多层绕带容器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爆炸与冲击》2008年 第4期28卷 324-330页
作者:宋延泽 田锦邦 赵隆茂 郑津洋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 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37 
运用LS-DYNA3D对不同缠绕角度的离散多层绕带容器在内部中心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单层圆柱高压容器的动力响应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中心爆炸载荷作用下,容器绕带层应力分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三个主要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之间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石油机械》1999年 第2期27卷 53-57页
作者:郑津洋 李初排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浙江省劳动厅 
介绍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应力分析法设计标准》和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我国三个钢制压力容器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区别。详细论述了超高压容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压载荷下复杂薄壁箱形结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 第5期40卷 897-902页
作者:马歆 郑津洋 陈西南 刘富君 孙国有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基于有限元软件***/Patran,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装配式不锈钢水箱这种以内压载荷为主的复杂薄壁箱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箱体在内压载荷下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特性,箱体各模压板块中与加强槽毗邻的球冠边缘区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多鞍座卧式容器设计方法分析
收藏 引用
《压力容器》2005年 第11期22卷 20-23页
作者:陈志伟 寿比南 郑津洋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北京100029 
为降低弯矩和鞍座反力,长径比大的卧式容器大多采用三鞍座或多鞍座支撑。多年来,多鞍座卧式容器的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目前大多采用三弯矩理论计算弯矩和鞍座反力,再引用双鞍座卧式容器的Zick校核方法对应力进行校核。此种方法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