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郑玉莹"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
收藏 引用
《海外英语》2017年 第22期 191-192页
作者:郑玉莹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000 
威廉·萨摩赛特·毛姆是20世纪享誉中外的著名戏剧家和小说家。《月亮和六便士》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毛姆的笔下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天才如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塌陷区大跨度厂房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11年 第9期 121-122页
作者:郑玉莹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建筑与安全工程系 
本文就在塌陷区兴建大跨度工业厂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首先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型式也应采用强度高、刚度大的整体式地基,厂房结构应采用有一定抗变形性能的轻钢结构,并且应该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合理的抗变形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太阳能上网电价合理区间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电业》2011年 第1期 22-25页
作者:郑玉莹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可持续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手段。由于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比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要高得多,世界各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政府对太阳能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线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年 第11期 82-84页
作者:郑玉莹 谢伟 王秋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基于雨课堂成功开展了结构力学课程的在线教学。针对在线教学的三大矛盾“课前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互动与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在线教学设计和实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动区框架结构新型抗变形支座的有限元
收藏 引用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6期10卷 703-708页
作者:郑玉莹 夏军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对现有地表变形作用机理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机械自锁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抗变形支座装置。并且建立框架、支座和地基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地表变形来研究支座装置的抗变形性能。由框架柱脚内力-基础位移变化曲线图,发现一般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工具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钢结构设计原理翻转课堂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年 第3期 9-11页
作者:郑玉莹 谢伟 王秋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趋势。将大数据带来的改变引入钢结构教学,对课前、课上和课下如何利用手机智慧工具和网络慕课平台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总结。并且构建了多维化和立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BIM的钢结构教学改革初探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2017年 第20期3卷 150-151,154页
作者:郑玉莹 谢伟 王秋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钢结构课程教学目前存在教学模式过于传统,钢结构实践困难等问题。为了培养应用型钢结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胜任相关钢结构方面的工作。文章针对本科钢结构教学现状,利用BIM建立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设计、改革毕业设计及实践教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停车场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宁夏工程技术》2020年 第1期19卷 25-30页
作者:郑玉莹 朱锋盼 谢伟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以浙江省金华市某区域选建地下停车场为例。为了避免开挖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过程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周边已有建筑造成破坏,通过Peck公式预测地下斜井开挖可能引起的地表位移,然后建立了带足尺寸土体的框架有限元模型,采用逐级加载地表变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结构模型解析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 第5期24卷 108-110页
作者:谢伟 郑玉莹 苗生龙 王秋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由于受学生人数、经费、时间、教师配置以及实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诸多不足。针对建筑结构模型解析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分析了该模式各环节对土木专业技能和素养锻炼的作用和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动区框架结构主动抗变形支座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 第1期31卷 62-66页
作者:郑玉莹 夏军武 熊军辉 朱煜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 
研究了一种主动抗变形支座装置,是对采动区建筑物进行主动保护的措施。该支座装置安装在框架柱脚和基础之间,能够自动响应地表不均匀沉降。通过装置自动伸长来调节框架结构柱间沉降差,使框架结构均匀沉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地表不均匀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