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郝春鹏"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哲人去爱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2022年 第1期 96-100页
作者:郝春鹏不详 
斯万之爱1913年,普鲁斯特在一封信中提到,《斯万的一次爱情》(1)这章充满伏笔,可以说是六卷本《追忆逝水年华》(2)的"序言"。与其他章卷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同,这一章都是以斯万作为主人公讲述的。这也是本章能够独立成书的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莫尔《乌托邦》的劳动问题
收藏 引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38卷 14-19页
作者:郝春鹏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才华卓著的人文主义者,通常认为他们复兴了古典时期的艺术和文化,成为黑暗中世纪之后的再次闪光。然而,在这些光亮的背后,总有一些区别于过去的新东西,它们被复兴的光芒所遮蔽,却为现代思想带来了古典和中世纪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传承着诸神的事业——康德《教育学导论》发微
收藏 引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 第5期23卷 17-21,26页
作者:郝春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康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深受古典,尤其柏拉图思想的影响。与后者一样,他并不认为美好的理想就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它只是一种经验里尚未存在的完善性理念。康德肯定了完美共和国实现的可能,但他并未将这一工作交由命运,而是肯定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剧与喜剧题目的解析——对柏格森《笑》的有关问题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 第1期 291-292,299页
作者:郝春鹏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0228 
艺术是沟通现实与我们的感官与意识的中介。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下去,而社会要求人去根据我们的需要有目的地行动,因而社会使人仅仅接受对自己有用的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其他的印象从而就变得暗淡或模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