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郭一唯"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铁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5年 第1期47卷 70-81页
作者:范文天 曾勇程 郭一唯 杨宁 张海峰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35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信息学院江苏南京21113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100190 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针对高铁列车运行图中可能存在的停站时间超出范围、运行时间超出范围、超车和间隔时间不足这4类冲突,基于强化学习理论,实现个用于调解列车运行图冲突的智能体。通过建立列车运行图编制环境,研究设计用于调解不同冲突的算子集,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路列车晚点时间预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年 第7期42卷 33-39页
作者:石晶 彭其渊 文超 郭一唯 刘岭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信号院北京100073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列车晚点预测是对列车运行干扰和晚点传播等影响程度的预估,可以辅助调度人员决策,优化旅客出行链,提高运输质量和安全性。分析列车晚点时间传播规律,构建列车晚点时间被动关系网,表示列车到达、出发时刻的制约关系。以武广高速铁路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均衡性的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智能调整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年 第9期42卷 20-25页
作者:郭一唯 黄艨靼 李博 何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调整是项难度较大的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亟需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整的自动化、智能化。运用强化学习方法对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调整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可以自动、高效地完成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任务。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退台方式站台门安装设计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综合运输》2022年 第2期44卷 81-86页
作者:邱莹辉 郭一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高速铁路站台门的运用实施可以显著提高旅客候车的安全性,其安装方式同时也影响旅客乘降效率,因此站台门的安装设计方案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综合考虑站台候车组织模式,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站台门设计现状及需求,以减少旅客候车及乘降时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TOPSIS熵权法的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年 第6期46卷 1-7页
作者:戎亚萍 申宏楠 昌晶 周进 郭一唯 刘明玮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北京100844 
高速铁路网规模日益扩大,动车组保有量和旅客出行需求进步增加,对动车组运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合理优化动车组交路,提高动车组效能发挥程度为目标,针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水平评价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动车组运用效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列车车次编码改进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年 第9期43卷 53-57页
作者:郭一唯 任瑞银 申宏楠 张新 戎亚萍 袁午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北京100844 
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铁路列车车次编码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编码方案亟待扩展和改进。通过对国外相关铁路列车车次编码方案以及国内外民航航班号编码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对我国现行高速铁路列车车次编码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油电混用客运机车运用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年 第11期43卷 76-81页
作者:戎亚萍 苏圣 张青 李卫华 郭一唯 袁午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部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机务段甘肃兰州250001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辽宁沈阳110000 
目前新型油电混用客运机车正处于设计研制阶段,与传统单动力源的机车相比,油电混用客运机车无需机车换挂即可实现内燃/电力牵引模式的便捷转换,具有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为更好地解决电气化与非电气化区段衔接问题,通过阐述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