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橄榄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水果之一,在1998年-2003年5年的时间将新种植5333公顷,但目前橄榄生产上存在种植成活率低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多因素复因子对比,探讨橄榄种植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找出一种科学的、适合我市实际条件的方法。
摘要:立方星实用化发展对其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立方星电源的功率容量和扩展能力已难以满足遥感、通信等立方星应用的需求。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制方法:系统对外采用统一的结构、信息和功率接口,实现与卫星平台的松耦合;内部设计多种标准化的模块单元,通过模块数量的配置和堆叠结构,实现功率容量和配电通道灵活扩充,从而快速满足多样化任务立方星的供电需求。以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3星为例,开展电源系统设计方法的验证与工程实现,研制周期缩短至两个月。在轨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模块化电源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适应百瓦量级以内不同载荷任务立方星的功率需求。
摘要:采掘失调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巷道快速掘进是保障采掘平衡的重要手段,矿井地球物理超前探测有效距离短,探测精度受井下复杂环境影响严重,制约巷道掘进速度,为解决探掘接续紧张矛盾,提出一种利用掘进工作面前方500 m长度定向钻孔开展探测工作的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超长距离水害超前探测。在以钻孔钻进方向为Z轴正方向,以孔口所在平面右向为X轴正方向,下向为Y轴正方向的坐标系下,钻孔瞬变电磁水平分量异常响应形态均为“正弦曲线”或“反向正弦曲线”形态,通过形态组合判定出孔旁异常体所在象限,结合由水平分量异常场矢量合成得到的异常体中心偏转角度计算了异常体中心XOY平面旋转角。在此基础上,视每一个由垂直分量反演得到的电阻率为独立异常体,基于深度计算系数与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推导出深度-电阻率与采样时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电阻率与测点测道的一一对应,进一步采用K-means聚类算法智能定位其分布象限,计算了其XOY平面旋转角,再以定向钻孔轨迹为旋转轴,以测点所在孔位的倾角和方位角为旋转角进行坐标空间旋转,实现了非直钻孔径向的电阻率立体成像。计算了三维数值模拟和水槽物理模拟结果,对钻孔径向的异常体均取得了良好的立体成像效果。结合山西某煤矿井下的工程实践,对该方法远距离超前探测能力和精细立体解释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性质、形态和规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基于聚类的钻孔瞬变电磁立体成像方法是地球物理与机器学习的有机结合,该方法能够为井下掘进工作面隐伏水害超前探测精细解释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在掘进前开展定向钻孔中的长距离瞬变电磁水害立体超前探测,可有效保障巷道高效快速掘进。
摘要:设计一套由主轴,轴承与轴承座、底板、步进电机、控制板、紧固螺栓及百分表等零部件构成的主轴转动平台方案,该方案在两个专业的学生各自运行一周时间,得到了学生训练产品主轴在速度100 r/min转动时的径向跳动数据,分析数据得到了3个方面的结论:产品数量的提升对于成批产品的制造精度控制有提升作用和直接相关性;在分组训练和产品检测中没有存在太大的环境差异因素或人为影响因素影响,数据采集有效性和可信度较高;产品数据中相对集中在评价区间的前端,产品径向跳动数据控制比较好,说明此次设计的方案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相对适用。因此,此次方案设计和测试对于后续的产品生产、训练分组和质量检测的方案设计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对于后续更为复杂的机电产品和更为长时间的产品生产和工程训练方案提供了成熟的参考案例。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