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郭德洲"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CFD的10cm氙离子推力器阳极推进剂供给方式优化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0年 第8期46卷 1476-1484页
作者:胡竟 杨福全 郭德洲 高俊 郑茂繁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离子推力器阳极推进剂在放电室内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梯度的设计是放电室放电模式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放电室内推进剂的电离效率及放电稳定性。针对航天器在轨多目标飞行任务对10 cm氙离子推力器的应用需求,为提高10 c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推力器放电室参数在线优化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8年 第3期39卷 709-714页
作者:孔令轩 顾左 吴辰宸 郭宁 王蒙 郭德洲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为了改进氙离子推力器传统优化实验方法,针对环切场放电室设计多维优化调节机构,通过步进电机配合电磁铁实现放电室设计参数的在线实时调节。实验中在线调节放电室长径比、中间磁极靴位置、阴极顶位置等参数,得到了放电室性能影响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推力器变孔径栅极方案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8年 第9期39卷 2136-2143页
作者:郭德洲 顾左 陈娟娟 孔令轩 郑茂繁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为了改善发散场离子推力器束流均匀性,提出与放电室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分布相匹配的变孔径栅极设计方案。采用粒子云网格法(PIC)和蒙特卡洛碰撞(MCC)结合的数值计算方法(PIC/MCC)对变孔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并与现有设计仿真结果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模式离子推力器流率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2年 第1期43卷 384-392页
作者:赵以德 李建鹏 郭德洲 耿海 杨浩 杨威 谷增杰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为了使多模式离子推力器在宽功率范围内性能和可靠性最优,基于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通过实验开展了阴极和中和器羽状模式转变点流率、放电电压30V对应阴极流率和放电损耗曲线与束电流关系研究。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束电流从0.3A增加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推力器栅极力学性能模拟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6年 第8期36卷 891-897页
作者:郭德洲 顾左 孔令轩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为了对LIPS-100离子推力器栅极优化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利用结构动力学计算模型开展栅极力学特性分析,研究8.6 grms随机振动和800 g加速度冲击力学环境对栅极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连续变推力离子推力器双荷离子特性分析与诊断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3年 第12期49卷 3303-3310页
作者:胡竟 耿海 王东升 郭德洲 赵勇 杨福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离子推力器束流离子中的双荷离子在制约栅极组件工作寿命的同时也影响到推力器实际推力的大小,其在总束流中的占比直接决定了推力器寿命、推力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符合性。为准确、快速研判10 cm氙离子推力器在宽范围推力调节过程中的双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0 cm考夫曼型离子推力器放电室关键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3年 第8期49卷 1974-1981页
作者:胡竟 耿海 杨福全 郭德洲 王东升 李建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放电室构型设计是离子推力器结构设计的基础与核心,直接影响到放电室工作能效及整机工作寿命。针对新型航天器在轨飞行任务对大推力、长寿命连续变推力离子推力器的应用需求,探究了影响10 cm离子推力器整机效能的放电室关键参数因子,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推力器外壳非预期放电抑制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3年 第4期44卷 259-266页
作者:李建鹏 靳伍银 赵以德 代鹏 张兴民 郭德洲 张文涛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离子推力器非预期放电直接影响其在轨应用可靠性,为了降低推力器外壳与屏栅间的非预期放电频率且兼顾热设计提出3种优化方案,搭建了方案验证试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在绝缘层积累是非预期放电的主要诱因,等离子体和气体泄漏是次要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VAT-1研制及在轨验证
收藏 引用
《真空与低温》2020年 第4期26卷 259-264页
作者:田恺 吴益善 张兴民 郭德洲 刘明正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西安四维电气有限公司西安710000 
针对微纳卫星无拖曳控制需求,研制了元冲量小于1μN·s,推力在1~50μN内可调的LVAT-1微推进系统。介绍了LVAT-1研制过程中的重要试验,PPU设计思路及在轨验证结果。LVAT-1点火期间卫星加速度遥测数据表明:推力器元冲量在0.68~0.83μ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