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郭晓彦"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解像力:当代影像阅读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4年 第2期 80-84页
作者:郭晓彦 刘潇 
郭晓彦(策展人,西岸2013影像特展“解像力”策展人):“解像力”这个展览是对中国近十年的影像艺术和现实状况的观察和思考。我们想要呈现的是,在新世纪的十年里,艺术家的创作不再把影像单独作为媒介来使用;这十年是将现实、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最佳新闻奖
收藏 引用
《中国摄影》2007年 第10期 30-33页
作者:郭晓彦 王宁德(摄影)不详 北京 
艺术家王宁德之前在广东当过10年摄影记者,这是他在辞职的过程中所做的阶段性作品。他从媒体大量跳楼事件报道中获得灵感,请了不同的人当“跳楼者”,运用当今的技术手段虚构了一个在现实中曾经发生过的瞬间,他象是在寻找当今社会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面之外,现实的深处
收藏 引用
《当代油画》2013年 第4期 60-65页
作者:郭晓彦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杨少斌是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几位具有标志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之一。1991年,杨少斌从家乡唐山来到北京,之前他在家乡一个煤矿当警察。在圆明园,他与方力钧等艺术家一起开始了当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创作,这个被命名为"玩世写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我们的未来”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08年 第8期 112-120页
作者:郭晓彦 
尤伦斯夫妇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经过逾20年的心血积累,如今其作品收藏之丰富、意义之重要,足以在世界艺术界引起重视;这些收藏作品既是尤伦斯夫妇20多年持续介入艺术生活的见证,又是对身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艺术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秦琦:“椅子也可以救人”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年 第11期 50-55页
作者:郭晓彦 
19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意识生发很多变化,在问题界面上,艺术从美学政治问题的讨论平台,开放为全球政治、经济语境中文化思考和讨论的平台。艺术创作成为艺术家用"视觉进行思考"的过程,是艺术家提供的思想洞见和对于世界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85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的思考和探讨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07年 第5期 110-115页
作者:郭晓彦 
“‘85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是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些区域及重要学术现象为研究样本,探询这些现象及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能量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客观和更具本土特质的学术研究和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间内外及她的姿态——关于喻红作品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0年 第8期 148-157页
作者:郭晓彦民生银行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从写作的历史来看,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应具有的素质里一,定有对人类精神历史构成过程中存在的内在不平等和压抑性的敏锐洞察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里里外外"——一个展览提出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
收藏 引用
《美苑》2004年 第5期 63-66页
作者:郭晓彦广东美术馆 
2004年6月8日,又一个中国艺术的展览在法国里昂当代美术馆开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西南出发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07年 第3期 18-20页
作者:郭晓彦不详 
“’85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以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些区域及重要学术现象为研究样本,探询这些现象及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能量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客观和更具本土特质的学术研究和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家,档案与时代诊断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12年 第4期 46-49页
作者:郭晓彦不详 
6月22日,意大利都灵美术馆(Civic Galle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以方力钧个展“云上险境”(The Precipice over the Clouds)揭开了它夏季项目的序幕。展由都灵美术馆总监达尼洛·艾切尔(Danilo Eccher)和中国美术馆馆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