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郭景坤"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新途径的探索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1998年 第1期13卷 23-24页
作者: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本文设想利用晶界应力设计,人为地造成在陶瓷材料中的物理上的失配,以使在材料的界相间造成适当的应力状态,从而对外加能量起到吸收,消耗或转移的作用,以达到对陶瓷材料强化与增韧的目的.几个系统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这一设想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瓷晶界应力设计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1995年 第1期10卷 27-31页
作者: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陶瓷材料的脆性一直是研究者们为之困扰的问题.在改进陶瓷材料的脆性上,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多相复合陶瓷的强化与增初以及氧化锆的相变增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仍然未能在本质上解决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本文提出对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纳米管/石英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 第1期22卷 101-105页
作者:向长淑 杨炯 朱勇 潘裕柏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碳纳米管/石英复合粉体,复合粉体经热压烧结获得致密的复合材料.在8.2-12.4GHz波段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发现复介电常数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大的介电常数虚部说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先进陶瓷研究及其展望
收藏 引用
《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 第6期11卷 594-600页
作者: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综述了中国在先进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研究概况及其展望。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即开展先进陶瓷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趋向,即多相复合陶瓷、纳米陶瓷和陶瓷材料的剪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6期42卷 822-827页
作者: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陶瓷材料众多优点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它的致命弱点是它的脆性.陶瓷材料的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材料性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研究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并提出改善它的有效途径就成为陶瓷材料研究工作者所特别关心的.半个世纪的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结构陶瓷研究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收藏 引用
《硅酸盐通报》1995年 第4期14卷 18-28页
作者:郭景坤 
本文简要评述了中国结构陶瓷的发展历程,着重评述了近年来中国结构陶瓷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指出中国结构陶瓷研究应遵循的三个方向:多相复合陶瓷、陶瓷材料的剪裁与设计、纳米陶瓷,并展望了结构陶瓷的应用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复合材料到多相材料
收藏 引用
《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 第2期14卷 122-126页
作者: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文提出多相材料的概念,以模糊各类材料之间的界限运用纳米材料的工艺技术,并博采各类材料工艺之所长,以使用要求为材料研究的准则,做到以低成本制作材料和获得高的性能稳定性,通过对材料的设计,获得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叙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Ni-ZrO_2精细功能梯度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分析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 第4期11卷 696-702页
作者:范秋林 胡行方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基于我们以前发表的精细复合Ni-ZrO2的热渗流现象;采用薄层迭层法,设计和制备了28种不同成分分布曲线Y[p,Y(1)](X)的Ni-ZrO2FFGM;并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声显微镜分析了其成分分布、应力分布和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相陶瓷材料的设计原则
收藏 引用
《硅酸盐学报》1996年 第1期24卷 7-17页
作者:郭景坤 诸培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同济大学 
根据陶瓷材料在使用上的性能要求,设计和确定材料的组成、显微结构和工艺,是陶瓷材料研究的进步。陶瓷材料向多相方向发展,为陶瓷材料的设计提供更宽思考余地。本文阐述了复相陶瓷材料的设计原则:显微结构的设计,不同相之间的化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NZP]陶瓷零膨胀性能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材料研究学报》1996年 第1期10卷 39-44页
作者:张彪 郭景坤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钢研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了[NZP]材料的零膨胀性能,并尝试对零膨胀的[NZP]陶资作了设计,从晶体结构、原子复合、各向异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