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系统输出电压保持恒定。采用一种基于串并/串(SP/S)谐振补偿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当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位置确定并采用定频控制时,该结构在全负载范围内具备接收端输出恒压特性。同时分析了随着横向偏移的变化,系统输出恒压增益的变化特性。最后,设计了一个6.6 k W、20 k Hz定频控制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验证了所采用的SP/S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提出一种针对车载圆形电磁耦合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某一假想的圆形电磁耦合结构(直径440 mm)为基本仿真模型,以装置功率传输能力、线圈和磁芯利用率为参照标准,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来确定线圈中心位置、匝数和磁芯长度、宽度(匝数)、厚度及数量关键性参数。搭建一个直径600mm输出功率5 kW的圆形电磁耦合结构,通过对比其仿真和实测的纵向及横向偏移特性验证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本文研究A320飞机时钟仿真设计,作为机务模拟机的时钟部分,满足航空维修人员的需求及教学使用,提升相关人员的能力,促进航空业的发展。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接收GPS、DS1302的数据、处理数据、发送数据的CPU处理器,计时的功能由DS1302芯片来完成,最终利用MAX7219芯片驱动数码管准确的显示当地的时间和计时的时间。通过切换旋钮,显示GPS时间或时钟芯片DS1302的时间。
摘要:为了探索添加了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最佳成型工艺,笔者从有可能影响马歇尔试件孔隙率和劈裂强度的因素着手,设计实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添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制备马歇尔试件时,应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及水泥的初凝时间。建议拌合好的混合料等接近可拌合时间时进行装模,双面各击实50次,然后置于40℃烘箱养护2 h,取出后双面各击实25次,40℃烘箱养护至恒重,移入室温放置12 h后脱模。
摘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对服务乡村振兴、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促进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客货邮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是实现农村客货邮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详细阐述了客货邮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服务监管者三类平台用户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农村客货邮一体化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可为农村客货邮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结构完整的露营地是一个社区的缩影,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游客体验是露营地开发和设计最优的直接检验和反馈。当前针对露营地在游客体验方面的定量研究还较少。结合现有相关研究,利用Kano模型对洛阳市5个露营场地开展游客体验的需求类型调查,并进行重要度排序与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露营地游客在一级需求中最注重的是场地规划与体验活动,包含综合服务区域、泊车场地、休闲体验活动等需求;在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分析中,年龄、学历在场地规划与体验活动上的体验需求差异最为显著。本研究最终获取更多游客体验需求的相关信息,为露营地设计品质、管理制度的提升给出可行的优化策略。
摘要:介绍了国际上土壤渗透系数野外快速测定的2种方法及其在三江平原的应用。
摘要:针对消防机器人底盘工作环境不低于300℃的要求,以及对底盘型腔进行多点测温的需求,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消防机器人底盘热防护8通道温度采集软硬件系统;实现了基于串口Modbus RTU协议的温度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具有用户注册、串口配置、温度曲线实时显示、超温声光报警、数据显示与保存、历史数据回放、数据表显示与小波降噪等功能;通过该系统对底盘型腔进行了4种工况的热防护温度检测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此外,针对温度曲线中出现的噪声干扰,引入了小波分析,采用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方法,通过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并与各通道温度原始数据进行了对比,达到了较好的滤波效果;该系统可视化效果好,数据采集实时且准确,对工业现场多点温度的实时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