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消防服用多层织物一般为4层结构,分别为外层织物、防水透气层织物、隔热层织物和舒适层织物。为研究新型隔热层织物对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热防护性能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选用2种外层织物、1种防水透气层织物、6种隔热层织物和1种舒适层织物进行配伍组合,组成12种消防服用多层织物,测试其热防护性能。并从中选出热防护性能优异的6种消防服用多层织物进行热阻、湿阻测试,计算相应的总热量散失。最后运用分层评价模式对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型隔热层织物可提高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但会降低其热湿舒适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隔热层织物。隔热层织物的厚度、面密度等基本物理参数对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组合的热防护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影响显著,隔热层织物越厚,组合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越好,热湿舒适性能越差。
摘要:以8种阻燃棉织物为试样,分析并测定织物组织、面密度、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紧度等织物结构参数,以及拉伸性能、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刚柔性、悬垂性和阻燃性能等服用性能,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服用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模糊决策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服用性能的优劣程度及织物适用性。结果表明织物组织和面密度对织物的拉伸性能、刚柔性、阻燃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且面密度与阻燃性能呈线性正相关;织物组织相同时,随着织物经密和纬密的增加,织物透湿率下降;6#试样适宜用作阻燃防护服,5#和6#两个试样都较适用于装饰用织物。
摘要:为优化冬季电加热服装设计,采用ANSYS建立加热片、空气层与织物组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织物、不同加热片和不同空气层厚度等条件下模型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特征。同时探索增加空气层等效导热系数对加热片热量沿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热阻或空气层厚度增加,沿厚度方向的热量传递逐渐下降,且下降梯度逐渐变小,而沿织物平面方向的热量传递距离变大;通过分散发热区域可提高模型平面内的热量传递;增加空气层等效导热系数,模型中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热量传递均有增大。通过实验对热传递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织物外表面温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7%,二者吻合度较好。
摘要:在介绍最新发光服装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当前发光服装的潜在市场需求情况,包括消费者认知程度、有效卖点、目标客户特征、最佳产品定位和发展阻力及方向等。结果表明:新型发光服装的认知度还较低,但大多数消费者均愿意尝试,其中男性的偏好高于女性,单身的高于已婚家庭;产品种类应定位在户外运动服、派对服、T恤、情侣装等;产品价格则可以根据定位高低做多极化的细分。由于其固有的技术壁垒,新型发光服装的市场化还存在一定阻力,如安全性,舒适性、清洗保养性等。因此,新型发光服装若能合理把握产品定位,设计上突出潮流感、科技感,则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摘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感知风险已成为制约服装网购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网购消费者的调查,分析了服装网购行为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即产品因素、网络零售商因素、网站因素、消费者因素、其他客观因素。由此进一步探讨形成这些感知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信心较弱,同时分析服装网购中应如何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为促进网络服装销售提供有效的建议。
摘要:根据GA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行业标准对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的性能要求,采用同一规格的NomexⅢA纱线设计织造了满足标准的15种不同织物结构参数的芳纶织物,通过垂直燃烧法测定其阻燃性能,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各织物结构参数对NomexⅢA芳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覆盖系数对NomexⅢA织物阻燃性能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厚度、单位面积质量;再是单位体积质量;织物组织对织物阻燃性能影响最小。15种织物中,织物组织为2/1斜纹、经密为320根/10cm、纬密为280根/10cm,厚度为0.520 mm,单位面积质量为207g/m^2,单位体积质量为0.398g/cm^3,覆盖系数为90.6%的织物阻燃性能最好。
摘要:为探索不同阻燃整理方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各类阻燃织物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基于3种阻燃整理方式,选取8种不同纤维的12个阻燃织物样本,测试织物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和透湿性;运用模糊Borda组合评价法对织物的领域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12个织物样本中,除T 1,T 2和H 2外的9个织物可作为阻燃织物,其中H 1,H 4和C 3织物的阻燃性能最好,T 3的力学性能最好,C 4织物的透气性能最好,H 3和H 4织物的透湿性能最好。各类阻燃织物均适合交通工具内饰用织物领域,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涂层阻燃织物较为合适;m(腈氯纶)∶m(芳纶1313)∶m(抗静电纤维)=75∶23∶2的面料在各个领域都最为适用。
摘要:基于百叶型织物结构的创新设计,旨在研发一款通过多面翻转来达到外观及功能转换的织物。该织物通过机织经纬纱线一体织造而成,由单层透孔结构和双层重纬空心袋状结构条状相间排列。叶片的正反两面分别采用吸湿速干的Calculo纤维和防水耐洗抗紫外的Waveron纤维与普通纱线组合排列而成。随后分别进行了织物的透湿量和紫外线透过率的测定,用以反映产品功能的实用性。随着对织物叶面的翻转,达到不同的外观及功能的切换,该织物可用于多功能变换型窗帘、服装及移动遮蔽等户内外用品。
摘要:为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提高服装专业人员的CAD应用能力,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驱动的服装CAD课程改革与建设。其中,课程改革主要围绕教学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建设则主要对软硬件设施和课程自身开展一些有效的建设。经过长期不断的改革与建设,其成果在应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为探讨目前市场上阻燃织物的风格特征,选取11种阻燃织物试样,借助KES-FB织物风格仪测试了各试样的基本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用于男士秋冬季西服面料的硬挺度、平滑度和丰满度3项基本风格值及综合风格值。综合分析了阻燃织物的风格特征并通过相应织物手印图进一步分析阻燃织物与普遍易接受的织物力学性能和风格间的差距。结果显示:阻燃织物的硬挺度与平滑度值较大,丰满度值适中,总体综合风格处于良好和一般之间,并对不合理的力学性能值提出控制和改进方法,为当前阻燃织物的成衣加工及织物的后整理工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