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钱林森"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中国都市文化的观照——法国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评述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1989年 第2期 161-169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中文系 
当代法国知名汉学家雷威安教授,在他长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悉心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起源于口头叙述艺术的中国小说,具有“无可否认的城市特性”,以城市为“摇篮”,“在一切文化现象中最具城市化。”也就是说,作为都市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卢梭笔下的中国想象与描述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 第3期 75-83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在18世纪启蒙运动和"中国热"不断高涨之际登上历史舞台的法国启蒙作家,无一不要面对"中国"这一时代主题,作出自己的思考和描述。不管他们对中国文化采取何种态度和立场,但都从中吸取了有益的思想滋养,作为其理论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果飘零,迎风自植——程抱一对中法文学文化的融会与创新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2017年 第5期 12-23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法兰西华裔院士,著名学者兼诗人、小说家、艺术批评家程抱一——弗朗索瓦·程(Fran觭ois Cheng),是当今法国华裔法语文学界旗帜性人物,他的出现,是近代中法文学与文化交流、碰撞、汇融的产儿,是20世纪下半叶华裔法语文学的奇葩,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化——《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一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 第2期 120-123,6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 
巴尔扎克的文学世界,是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它伟大、丰富、新奇、令人叹为观止。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色调无疑是十九世纪欧洲本土文化。但他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四方采撷,一如勤勉的“矿工”,在人类知识的宝藏中开掘过,因此,当我们步入这个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法籍华裔艺术家的人生
收藏 引用
《粤海风》2008年 第4期 53-58页
作者:钱林森 
法籍华裔功勋画家朱德群(Chu The-Chun),祖籍江苏徐州萧山县,蜚声世界的"新巴黎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并于1997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学院院士,成为该院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裔艺术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凤与银燕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6年 第3期 52-63页
作者:钱林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爱真与美的‘冷血诗人’”──福楼拜在中国
收藏 引用
《蒲峪学刊》1994年 第2期14卷 31-35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系作者系列论文《法国作者与中国》之一。本文详尽地描述了福楼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际来到中国,受到中国新文学界热烈而庄重的接待。当时新文学界的人士称福楼拜为“文艺女神的孤忠的祭司”,“爱真与美的‘冷血诗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沿着谢阁兰的路径通向中国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 第2期 134-145页
作者:钱林森 黄蓓不详 南京大学中文系 复旦大学中文系 
杰拉尔·马瑟(Gérard Macé,1946-),法国当代诗人,以散文诗而闻名于法国诗坛。主要作品有《语言花园》(Lejardin des langues,1974)、《巴别塔之看台》(Les balcons de Babel,1977)、《中文课》(Leξon de ch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尔扎克与中国作家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5期 39-44页
作者:钱林森南京大学中文系 
巴尔扎克是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中国,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惊服巴尔扎克小说写对话的巧妙。他们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茅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不息,创造不止——法兰西华裔院士、著名诗人程抱一访谈
收藏 引用
《粤海风》2004年 第6期 64-70页
作者:钱林森 
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7世纪上半期(1635年)。当时是法国古典主义鼎盛时期,法语逐渐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通用语言。学院创办者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利希留,意在选择每一代文学与思想界泰斗——后来接纳少数宗教、科学与军事方面的代表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