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亦刚"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陈亦刚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20期 136-137页
作者:陈亦刚广州美院 中央美院 
江西赣州人,经历与兴趣庞杂,广州美院中国古代画论硕士,中央美院书法理论博士,师从黄专及邱振中先生。现工作生活在大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痴人追梦记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24期 53-58页
作者:陈亦刚 
马超的痴和倔,在朋友圈中,众所周知。此人年纪不大,经历不少。他一再变换专业,终于落定在一向迷恋的书法之上,曲线救国,十分理直气壮。几年前到央美,认识他的时候,我去他租的破房子里玩儿,顺便看看他的作品。记得当时。对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终始之变:卡通一代的日常书写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8期 102-107页
作者:陈亦刚 
引言为什么是卡通一代所谓“卡通一代”,其名称最早出于美术界,具体说来,“卡通一代”这个说法是广州美院艺术家黄一瀚1992年提出的,【1】按照现在的回顾,当时,这个概念指的是生于七八十年代,具有生存平面化,卡通玩偶化、中性化,网络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通之力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6年 第24期 26-27页
作者:陈亦刚 
对于一个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艺术家而言,试图定义或是评价,都会成为冒险的历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迷醉之境——书法与酒精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24期 93-95页
作者:陈亦刚 
大概真正的书法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手就来的事情。日常的状态杂念纷纭,显得不够给力,书家往往期待着更高的心灵频率。杰出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日常书写所能够完成,它们往往需要一种超越日常的异常之力。相信蔡邕的那段话,大部分习书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缓慢的树——关于张树的书法与篆刻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6年 第20期 48-51页
作者:陈亦刚 
名正而言顺。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成为一种隐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缓慢的树——关于张树的书法与篆刻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20年 第10期 28-30页
作者:陈亦刚中央美术学院 
张树1960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九三学社社员、荣宝斋书法院篆刻导师,现居北京。名正而言顺。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成为一种隐喻。读张树的书印,会渐渐在作品里,感觉到一种大树一般的、缓慢的生长。这种生长,不急不躁,又与内心的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流浪者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8年 第10期 118-123页
作者:陈亦刚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同济大学古典书院 
正如新巧所说,我在写字上面特别笨拙而不开窍。有一次在日记里我发泄式写了一段话,大意如下:老子如此天纵奇才,就不相信会写不好字!这句话里,包含着深深的挫败感。因为,我从未遇到过像写字如此艰难的东西。书法里面包含的技巧与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目视与心悟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6年 第12期 60-63页
作者:陈亦刚 
事情的开端很容易标记,然而也容易被忽略——正如曼彻夫斯基的电影《暴雨将至》里面,那个闪烁着神秘主义光华的启示所言,"时间不逝"——始与终回环相连,当我们没有看见开始,也就无法真正的看见结果。当时印面已经被王客涂黑,小稿放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呐喊与回声——书法表演散论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12期 78-83页
作者:陈亦刚 
一书法魅力的一个极大缘由是,书法具备迷人的动静两面——书作,无论是刻于金石,还是书于绢纸,都是已经凝固的形态,它们如同一张张精彩的照片,记录下了一个个古今的美妙瞬间;至于书法的表演,则在当下的现场,如流星划过,震慑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