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随着预习作业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其的认识迫切需要从肤浅转向深入,从随意转向理性。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目标模糊或偏离的现象,特此提出在目标导引下设计常规性预习作业和探究性预习作业,并加以实践的例证。
摘要:探究性预习作业是推动"知识预习"向"能力预习"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探究式阅读顺利有效展开的关键部分。探究性预习作业应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为抓手,可从教材课文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巧设专题类、表达体悟类、辩证探究类、比较类和方法引领类探究问题,精准切入,联结课内外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其探究学习能力。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重要的育人目标。我在预习作业中设计领航学生自主质疑提问功能的预习作业内容,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质疑式批注提问,以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问题解决"的创新能力。
摘要:"有效作业"是课改的一大亮点。作业是否有效看学生,作业能否有效则取决于教师。从教师的角度剖析这一问题,可以将其看为"设计""布置""批改"这么一个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影响着作业的有效性。文章针对当前作业批改低效现象,从自身教学实践对该问题的不断探索,提出提高作业批改有效性的一些观点。
摘要:【教学目标】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认识“曼、联、缸”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读准并理解“陈列、袭击”等词语的意思。2.综合运用“带着问题默读”策略,了解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理解赵一曼的品质。3.查找资料,了解赵一曼的事迹,感受革命精神。【教学流程】板块一:基于预习,交流中把握课文大意。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