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培浩"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陈培浩:《拖神》(厚圃)
收藏 引用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22年 第4期 223-223页
作者:陈培浩不详 
《拖神》是一轴呈现潮汕平原近代历史变迁、人们精神嬗变的艺术长卷,作品以两次鸦片战争为时间背景,以樟树埠的崛起与没落为主线,着力描写以主人公陈鹤寿为代表的潮汕商人、商帮的命运与传奇,跨越六十多年,采用多重视角,探索潮汕人的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奇幻叙事、虚构远景和生命“回心”——从李修文《猛虎下山》等新作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2025年 第1期 55-63,158页
作者: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350007 
李修文《猛虎下山》《夜雨寄北》等新作兼容奇幻性和当代性,既赓续、发展了既往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从古典志怪叙事传统中发掘书写当代中国故事的可能,包含了对当代社会难题的洞察和当代小说艺术的探索。李修文的写作,既重视虚构对常规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性情到生命的书写——读林渊液的散文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0年 第4期 133-136页
作者:陈培浩潮州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林渊液也许是当代潮汕散文家中最有文体探索意识、最具自我反思精神的一个了。她的写作,从《有缘来看山》到《无遮无拦的美丽》,相同的好评背后,文体、创作观念、艺术经验上面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她在写作中完成的转身,给了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谁的心灵似星辰邈远——以艾云散文集《玫瑰与石头》为中心的讨论
收藏 引用
《作家》2014年 第05X期 1-9页
作者:陈培浩 
近年来,艾云的作品我经常阅读,却不敢轻易动笔。艾云的写作重心几经其变,从理论研究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文化思想随笔再到近年的艺术散文。一个对生命充满疑惑又有着内在思想活力的人,其思想轨迹就如山路十八弯的曲折,又如一道蜿蜒的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阮章竞诗歌的民族化探索及悖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 第8期 167-175页
作者:陈培浩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521000 
阮章竞一生的诗歌创作包括了太行山写作阶段、"十七年"写作阶段和"文革"后写作阶段。太行时期的写作,他从戏剧转向诗歌,在"民族形式"等时代话语的召唤下,《漳河水》抵达了民歌体叙事诗的艺术巅峰。阮章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阮章竞在建国后十年的若干史料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2013年 第1期 40-48页
作者:陈培浩 阮援朝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市电影公司 
阮章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叙事长诗《漳河水》是四十年代中国诗歌寻找、探索“民族形式”的艺术结晶。在撰写《阮章竞评传》过程中,我们梳理了大量原始资料;本文依据这些资料写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先锋、当代批判及媚俗世界的精神超越——读马拉长篇小说《未完成的肖像》
收藏 引用
《肇庆学院学报》2017年 第6期38卷 1-6页
作者:陈培浩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马拉长篇小说《未完成的肖像》书写了当代艺术圈媚俗、堕落之下少数人的艺术坚守和精神超越。这部作品包含了视角转换、镶嵌文本、经典互文等多种现代主义艺术元素,又以个人化的方式包含了鲜明的当代批判立场,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昏的诗歌艺术与精神认同
收藏 引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 第1期32卷 17-19页
作者:陈培浩 
诗人黄昏真正与诗坛产生密切联系是在2004年之后.他的诗歌语言的更新、诗性想象的激活是在他创办了《九月诗刊》之后。从2004年至今,黄昏的诗歌写作进发出巨大的能量:诗歌产量极高并且逐渐形成自己清晰的语言和情感面目,2009年出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不见的城市》中“时间零”的小说艺术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2期26卷 92-95页
作者:陈培浩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卡尔维诺在《寒冬夜行人》中提出的“时间零”是指连接故事来龙去脉的中间点。早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就已经践行着这种理论,使小说摆脱了线性叙事的限制,开拓出广阔的天地。“时间零”艺术跟中国诗歌意象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尔维诺和王小波小说中的超现实想象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2008年 第21期 23-25页
作者:陈培浩广东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卡尔维诺和王小波都喜欢以超现实的方式来建构小说,但他们的小说所建构的超现实形象能够指涉读者的生存经验,使得作品不但可以获得读者关于真实的认同,而且还会获得一种强烈的陌生化审美效果.卡尔维诺和王小波的艺术经验,值得二十一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