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德树"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微分反馈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6年 第5期16卷 341-345,365页
作者:黄健 涂光瑜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 
本文在微分几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简明、更适合工程用的面向多输入系统的微分反馈补偿物理精确线性化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控制设计中的强非线性问题及鲁棒性问题,并据此推导了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微分反馈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1998年 第1期13卷 54-58页
作者:于占勋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 
依据变结构控制理论并运用人的智能,提出了智能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方法。控制规律易于实现,且对网络结构和系统工作点的变化具有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力系统稳定器相比,智能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能更有效地改善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高压长线的分相纵差保护方案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 第15期26卷 49-52页
作者:李岩 陈德树 尹项根 张哲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单一的差动保护判据无法兼顾超高压长线保护对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文中利用相关分析结合各种判据特点设计了一个总体性能最优的综合方案 ,即用速动的相关差动判据反映严重故障 ,用高灵敏差动判据经长延时反映轻微故障 ,用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特高压变压器差动保护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09年 第2期35卷 225-230页
作者:邵德军 尹项根 张哲 陈德树 陈卫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特高压输电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须大力进行细致严谨的研究工作,解决面临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针对我国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系统采用的1000kV特高压变压器,介绍了特高压变压器的内部结构特点和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瀑布沟电站600 MW大型水轮发电机主保护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 第14期30卷 92-96,101页
作者:夏勇军 尹项根 张哲 陈德树 毛俊喜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以瀑布沟大型水轮发电机为对象,在详细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内部短路故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转子每极双阻尼条的内部故障简化暂态仿真模型,对发电机中性点侧不同分支组合方式下各种主保护方案的动作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瀑布沟发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暂态噪声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 第10期23卷 8-12页
作者:张哲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 
基于统计分析原理,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对线路发生故障时电压、电流信号中的非基频噪声特性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噪声分量的基本组成,不同故障类型条件下噪声分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噪声分量与稳态分量的相对关系等问题。根据距离保护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轮发电机组PSS与汽门的智能变结构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 第10期19卷 77-80页
作者:于占勋 尹项根 杨德先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武汉430074 
运用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并模仿人的智能推理,提出了多机系统汽轮发电机组PSS与汽门智能变结构综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规律兼顾了改善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和发电机端电压特性两方面要求。控制规律实现了分散控制,且有很强的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负励磁控制系统最优参数选择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年 第3期19卷 17-21页
作者:卜正良 涂光瑜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 
简单介绍了正负励磁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详细地建立了考虑凸极效应并带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线性化模型以及带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正负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根据最优控制二次项性能指标来设计励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电机的非线性综合控制
收藏 引用
《电网技术》1997年 第3期21卷 5-9页
作者:黄健 涂光瑜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湖北武汉430074 
本文在坐标变换和反馈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直接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在综合考虑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作用的同时,推导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发电机非线性综合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发电机组微机保护与录波系统的硬件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 第8期21卷 45-47页
作者:林涛 尹项根 陈德树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 
分析了国内外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典型结构及特点,并针对新一代保护与录波系统对数据采集、计算与存储能力、可靠性与灵活性以及成本方面的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