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才坤"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书法艺术所呈现的哲学内涵与人格品质探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 第7期 94-95页
作者:陈才坤衡阳市美术馆 
书法是一门彰显心灵情思与精神襟怀的抽象视觉艺术,点画、结字与章法之间无不显示出辩证统一、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等哲学内涵。自古论书兼评人品,书如其人,从书法艺术可感知艺术主体的人格品质,深刻认识书法艺术的本质与精神。文章分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禅宗思想在书法中的体现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 第6期 83-84页
作者:陈才坤衡阳市美术馆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书法亦是展现生命的艺术,任人写心写性,因此,书法与禅宗思想本质相通。纵观我国书法艺术漫长发展史,其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至深至远。文章结合笔法、字法、墨法与书法风格四个方面探讨了禅宗思想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测绘工程新技术与测绘技术设计思路探讨
收藏 引用
《城市地理》2017年 第1X期 151-151页
作者:陈才坤江门市新会规划勘测院 
本文主要分析了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于设计思路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南当代书法作品展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22年 第12期 128-137页
作者:罗峰林 陈羲明 王集 鄢福初 刘小平 崔向君 倪文华 胡紫桂 石印文 周少剑 何宗国 伍剑 曾伟子 文佐 陈毅华 陈阳静 陈才坤中国书法家协会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 湖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 不详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湖南省岳阳市群众艺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 湖南省书法院 湖南省篆刻委员会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 益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益阳市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 长沙市书法家协会 郴州市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郴州市北湖区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 齐白石纪念馆 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邵阳市书法家协会 湖南省楷书委员会 长沙市篆刻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 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 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长沙市开福区书法家协会 湖南省画院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衡阳市书法家协会 
湖南是书法艺术兴盛之地,文脉深广、名家辈出,欧阳询、怀素、何绍基、齐白石、毛泽东等在书法史上彪炳千秋!湖湘大地书法历史遗存异常丰厚,有浯溪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有里耶秦简、马王堆汉墓西汉简帛、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长沙走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动台试验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20年 第7期41卷 1-14页
作者:陈才 王翠 张宏 陈灏恺 王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2010年以后,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仍处于蓬勃上升期,我国已成为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抗震设计是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而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高层、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1年 第11期51卷 8-14页
作者:陈才 王翠 潘玉华 熊羽豪 潘从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典型双重抗侧体系,框架和核心筒按刚度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地震剪力。地震作用下核心筒连梁发生损伤,其刚度下降导致剪力在核心筒和框架之间重分布,框架应具备一定的强度以承接从核心筒转移的地震力,从而发挥抗震二道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梁端界面竖向摩擦抗剪与梁跨高比关系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19年 第9期35卷 1-5页
作者:潘从建 陈才 冯大斌 黄小 刘家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根据全装配无粘结预应力梁端的抗弯和摩擦抗剪计算方法,分析了梁端界面摩擦抗剪验算与抗弯验算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分析了不同荷载布置形式下梁的跨高比对梁端界面抗剪验算的影响;得出了梁端在满足抗弯承载力时,可不进行摩擦抗剪验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组合框架-高强钢板混凝土核心筒韧性体系抗地震倒塌性能评估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24年 第7期40卷 1-8,73页
作者:张磊 王翠 陈才 崔明哲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本文针对一种高性能结构体系,即组合框架-高强钢板混凝土核心筒韧性体系,该体系包含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可更换耗能连梁组成的核心筒,以及外围组合框架,核心筒组合墙体中钢板的强度等级最高为Q55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最高为C100,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摇摆墙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24年 第1期40卷 23-33页
作者:张磊 王翠 陈才 崔明哲 王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建筑结构功能可恢复已经成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摇摆墙可协调框架结构的变形模式,改善结构损伤机制,节约结构造价;同时能够将可恢复功能结构的三种实现途径:摇摆、自复位、可更换,进行统一,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顶部现浇板对装配式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抗侧协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20年 第5期36卷 13-18页
作者:潘从建 黄小 冯大斌 徐福泉 陈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为适当减少多层规则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装配楼板的抗剪键数量,提出对采用全装配楼板的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其高度80%以上的楼层设置现浇板(刚性隔板),以较经济地实现多层规侧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协调。采用振型反解反应谱法,分别计算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