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洪凯"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危岩聚集体破坏振动方程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8年 第12期37卷 60-66页
作者:陈洪凯 吴亚华 王圣娟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针对高陡岩石边坡表面危岩聚集体破坏易于出现激振链式崩落的实际情况,将危岩聚集体竖向裂隙未贯通部分概化为棱柱体。采用波动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危岩破坏激振波作用下危岩聚集体破坏振动力学模型,运用特征法求解得到了危岩聚集体质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落石计算的半刚性拦石墙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 第2期29卷 17-22页
作者:叶四桥 陈洪凯 唐红梅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墙截面大、场地适宜性差、抗冲击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刚性拦石墙结构。该结构以桩板体系为主要受力构件,背后填筑缓冲土堤,在有效增强结构抗冲击力能力的同时,保证结构体系布设的灵活性和场地的适宜性。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沿河公路平行悬空混凝土路面板断裂力学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 第3期29卷 25-34页
作者:陈洪凯 周福川 唐红梅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重庆市渝西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重庆402160 
为了研究悬空路面板断裂机制,按照Winkler弹性地基假设,借鉴Westergaard求解非悬空无限大板应力解的思路,将平行悬空路面等效为非悬空路面板,按照特殊的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得到了平行悬空路面板应力场解析表达式。结合断裂力学的观点,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14年 第S1期35卷 181-188页
作者:王林峰 陈洪凯 唐红梅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以坡体内含有多组结构面的复杂反倾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面未将岩块与母岩彻底分离的情况,建立了复杂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岩层的受荷状态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各岩层的挠度计算方法。然后,以岩层的挠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落石运动过程偏移与随机特性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铁道科学》2011年 第3期32卷 74-79页
作者:叶四桥 陈洪凯 唐红梅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通过112块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落石现场滚落试验,发现落石形状、质量和运动模式对落石偏移比有显著影响。落石越接近球形、质量越大、运动模式越单一,其偏移比越小,反之则会出现较大的偏移比和横向威胁范围;试验中绝大部分落石的偏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浆体与固体颗粒冲击信号能量分布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6年 第6期35卷 64-69页
作者:何晓英 陈洪凯 唐红梅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用小波分析方法对5种浆体黏度、5种固相比与4种颗粒粒径组合的85组泥石流冲击室内模型实验所得冲击信号进行消噪、时频处理,通过对降噪的泥石流冲击信号进行冲击能量计算并分析实验中泥石流冲击能量与频谱间关系。结果表明,随浆体黏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人民长江》2017年 第21期48卷 74-79页
作者:秦鑫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针对矿区地质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分析大量有关文献并结合实践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矿山开采制度、矿区环境评价与监测技术、矿区地灾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发现:国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着眼微观层面对土壤、水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影响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年 第1期38卷 21-24,30页
作者:叶永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 
基于粗集料在沥青混凝土中形成持力骨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实验研究了粗集料组成及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和蠕变性能影响.参考标准级配中粗集料质量百分比,设计了含不同组成和粒径的粗集料试样(细集料含量相同),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浆体黏度和级配颗粒组合条件下泥石流冲击特性模型试验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 第5期36卷 977-982页
作者:何晓英 唐红梅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冲击特性是泥石流减灾及沟谷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泥石流冲击试验模型并进行了5组液相浆体黏度(0,0.13,0.37,0.72,0.93 Pa·s)、5组固相比(0,0.02,0.04,0.08,0.16),5组固相颗粒粒径(0,0.075~0.2,0.3~0.5,0.8~1.0,1.3~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桩间距计算的梯形抗滑桩桩侧角取值
收藏 引用
《水运工程》2018年 第12期 202-207页
作者:彭瑜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水毁滑坡的一种新型抗滑桩结构,桩间土拱特征区别于常规抗滑桩,仍然利用传统抗滑桩土拱受力模型显然不合理。对桩间土拱的形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梯形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不同形式的桩间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