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浩波"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面对《面对》——陈浩波访谈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8年 第17期 82-85页
作者:陈浩波 Sylvia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Sylvia:看到您最近的一批新作.感觉它们是在立足于架上雕塑形式语言基础之上.并与新的图像呈现方式相融合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寓言式判断。陈浩波(以下简称陈):我想是这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有不同.早年对于传统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苏俄历史题材美术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2010年 第2期 124-129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它一般是以特定的历史观和伦理观作为创作理念,以民族和国家社会历史活动中的重大或典型事例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样式。既有反映人性尊严的写实主义外在表象,同时又突出庄重、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摄十一则”新探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3年 第4期44卷 15-23页
作者:陈浩波上海戏剧学院 
“六摄十一则”的涵义向来晦涩不明,毋丹《古代曲论与曲谱中“摄”“则”新辨》一文给出了“摄”“则”的新解,但其方法与结论仍值得推敲。通过考察《十三调南曲音节谱》,并结合历代曲牌遗存,可知“六摄十一则”是结构套曲时起到过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法国巴黎美院与俄罗斯列宾美院看美术教育之发展
收藏 引用
《美术》2008年 第10期 112-115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堪称当今世界美术教育领域的两面旗帜。在它们经典、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在它们的孕育中成长起来,并在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事实上.它们的每一次兴衰历程对世界美术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塑铁人”--爱德华多·奇利达的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2008年 第4期 115-119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讲师 
人生短暂.岁月带走一切不再回还,可笑那钢铁如许勇敢,可笑那云石如许磐坚.徒然对抗时间的摧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山生产调度系统的现代化管理
收藏 引用
《湖南有色金属》1991年 第2期7卷 75-79页
作者:陈浩波锡矿山矿务局 
锡矿山矿务局通过对矿山主要生产设备实行集中监控,实现了生产调度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矿实行主要设备集中监控的设计与实践,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案
收藏 引用
《应用科学学报》2018年 第3期36卷 411-419页
作者:李国瑞 田丽 崔浩 陈浩波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819 
利用自编码器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数据收集方案.该方案包括模型训练和数据收集两个阶段,在模型训练阶段利用历史监测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从而获得测量矩阵和重构矩阵,在数据收集阶段首先利用测量矩阵实现分布式数据压缩,然后利用重构矩阵重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罗丹艺术对自然本真的理解与诠释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 第4期15卷 35-40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 
奥古斯特·罗丹在其与葛赛尔的对话录中,详细阐述了艺术中的自然的真实与人类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罗丹作品结构的分析以及将其与时代观念变迁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一种内化于作品形式中的对"自然本真"的现代性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油画家的雕塑创作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8年 第1期 82-85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美术系 
施莱格尔说:"自然中何物为神圣?并非仅止于生命与创造力,同时还有其统一与玄奥,其精神、要义与特异。在我们看来,这就是绘画的特性之所在。"这种将自然的神圣性看作是绘画乃至所有艺术固有特质的看法,弱化甚至抚平了艺术各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层引水进口前临界淹没水深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2期51卷 215-219页
作者:马吉明 郑双凌 陈浩波 南春子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现有水电站最小临界淹没水深的计算公式仅针对于单管单孔进水口,本文旨在研究双层进水口的水力特性,以获得其临界淹没水深的经验公式。通过水力模型试验,提出虚拟当量管道的概念,由此拟合得出双层进水口的最小淹没水深公式。结果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