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筝"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走向健康主义”青年学者分享会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5年 第1期 82-89页
作者:史小蕾 陈筝 宋祎琳 白晓霞 王墨晗 孟雪 李佳婧《当代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智能健康分实验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健康主义”是一种“泛健康”主张,于20世纪下半叶被提出,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策略逐渐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建成环境领域提供了一系列公共行为清单。就此话题,《当代建筑》特邀深耕健康建筑领域的六位青年学者,围绕“节律健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知科学推动的建成环境:从审美判断到智慧管控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1年 第5期9卷 8-11页
作者:陈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200092 
随着认知科学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融合,学者们重新对环境美感体验展开思考。与外显的逻辑判断相对存在的审美判断,是内隐的、基于本能或经验的人脑对信息的直觉加工。因而美感体验也就是人脑对环境信息快速加工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对外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实时环境情绪感受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8年 第3期34卷 12-17页
作者:陈筝 刘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景观实验室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环境感受一直是国内外风景园林领域的核心问题,但其测量却比较困难。介绍了一种依靠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进行实景环境实时情绪感受评价的新方法。在国际相关实验技术的基础上,依靠实验方法通过心电传感器(EKG/ECG)、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环境神经科学到景观的多维感知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4年 第6期12卷 4-6页
作者:陈筝 刘江 林广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福州350108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辛辛那提45221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广州51064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景观作为人类感知的区域,是自然和人类活动交织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外界环境信息通过感官系统被筛选、加工,最终形成知觉,并推动更高层次的认知。近年来,神经认知科学的发展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感官知觉背后的机制,及其在景观体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智能交互的景观体验增强设计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18年 第2期6卷 30-41页
作者:曹静 何汀滢 陈筝 田乐(整理/译) 史肖杰(译)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同济大学亚洲生活方式及设计基因研究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不详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人工智能和可穿戴交互技术不断革新我们和环境交互的方式,而在未来,这种影响将会愈加深远。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主要从感知、理解和控制三个方面增强人对于环境空间的体验。本文围绕智能感官增强、智能认知增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眼动和行为证据支持下城市更新的循证助推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3年 第7期 68-69页
作者:陈筝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作为设计师,我们常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使用者的心理活动,推敲我们的设计将会如何被感受与使用。包括眼动追踪在内的一系列生物传感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如同使用高倍显微镜一样探究使用者部分心理活动的可能。围绕上述问题的两个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享受过程 第43届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创作构思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06年 第6期13卷 90-93页
作者:陈筝上海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介绍2006年第43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万物之道:中国淡水湿地洪水、农业和环境的动态管理规划》的具体创作过程及相关的研究探索。记录了自2003年以来对于温州三垟湿地课题的探索,以及关注焦点、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密高异质性城市街区景观对心理健康影响评价及循证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8年 第1期25卷 106-111页
作者:陈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高密高异质性城市环境不仅影响空间审美感受,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绿色自然、优化空间设计可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的神经认知学和医学研究,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价值之一环境愉悦体验提升到公共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循证的风景园林:美国科研发展及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3年 第12期29卷 48-51页
作者:陈筝 帕特里克.A.米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及州立大学建筑及城市研究学院风景园林系 
简要总结了美国风景园林百余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科研的发展和近期动态。为了让中国学者更好的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科研发展规律,补充介绍了科研议题变迁背后的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动因。并根据收集的一手数据,对当前美国的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21年 第3期 29-35页
作者:陈奕言 李瑞冬 陈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统计证据表明,高密度高异质性的城市环境给居民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此迫切需要转向健康导向的城市发展,拓展当前的基础医疗服务内涵,从全局进行调整和干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