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耀庭"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电弧炉冶炼中炉温的计算机自动控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5年 第2期31卷 71-73页
作者:黄文学 陈耀庭河海大学计算机系河海大学水文系 
本文介绍了电弧炉冶炼过程中计算机对炉温的控制,包括计算机控制的原理、运行过程的描述和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些性能的考虑,并对软件设计中用到的一些最基本的算法进行了原理性的描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合物材料热辐射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 第4期6卷 70-73页
作者:陈耀庭 杨亚栩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采用自行设计安装的法向全发射比测量仪,测定了多种聚合物(PE、CPE、SBS、PVC、CPVC及PVA)的热辐射性能,研究了聚合物品种、试样厚度及填充剂对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链上带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具有较强的热辐射能力,并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VC屋面防水卷材热能转换与控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 第1期17卷 33-37页
作者:陈耀庭 杨亚栩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 
分析了屋面防水材料所吸收与散发的热能;通过对PVC复合材料太阳能吸收性能及红外辐射性能的测定,提出了可以利用太阳能吸收比(α_(AV))及红外辐射发射比(ε)的适当配合,来设计具有不同热性能的PVC屋面防水卷材。这种材料能随环境温度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施工项目分布式图档协同工作系统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施工技术》2010年 第9期39卷 13-16页
作者:马智亮 陈耀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本文旨在解决现有施工项目集中式图档协同工作系统中的安全问题。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施工项目分布式图档协同工作系统所应具有的特征,然后综合应用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字权限管理技术建立系统的安全机制,设计并实现了系统化,并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然纤维复合仿木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塑料助剂》2003年 第3期 16-18,21页
作者:陈耀庭 徐凌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山东青岛远东塑料工程公司青岛266000 
详细介绍了第三代木塑材料的分子设计思想、技术要点、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及特点。指出该产品无论从手感、外观、分子结构或力学性能都与木材相近 ,具有普通木塑制品不具备的高抗冲、抗弯曲性能 ,加工过程中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控系统CONTROL及其运行机理
收藏 引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 第3期23卷 124-126页
作者:黄文学 陈耀庭 陈凤兰 
温控系统CONTROL及其运行机理黄文学,陈耀庭,陈凤兰(计算机工程系)(水资源水文系)(计算中心)1计算机控制原理很多材料经冶炼而成,冶炼中炉温的变化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手工控制方法有很多缺点,致使产品质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漳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绩效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劳动》2015年 第6X期 79-82页
作者:陈耀庭 戴俊玉闽南师范大学 
文章以漳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首先了解漳州市新农保的进展,分析新制度的绩效影响因素;针对所获得的绩效影响因素,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并作出解释;从效用、财务、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测算与分析;进而对漳州市新农保制度绩效做出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布式工程项目图档协同工作系统建模及优化
收藏 引用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09年 第1期1卷 1-6页
作者:马智亮 陈耀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工程项目图档协同工作系统建模并优化。基于系统需求和相关新技术对系统架构进行分析和设计以确定最优方案。通过综合利用Web服务和数字权限管理等技术,获得了几种可行方案,通过比较确定了最终方案。本文为分布式工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圳市宝安水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年 第2期20卷 66-68页
作者:周其春 潘英杰 陈耀庭深圳市宝安水资源开发总公司广东深圳518133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介绍深圳市宝安水资源开发总公司水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主干网络方案选择 10 0M快速以太网 ,并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不仅实现了公司内部管理的办公自动化 ,而且对管区内的水库、抽水站、排水渠等水利工程的供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究
收藏 引用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4年 第1期131卷 102-104页
作者:李梦洋 陈耀庭 杨坤 井媛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401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于“新”。其强调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符合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缺乏“新”理念,学生学习缺乏“新”动力,教师教学缺乏“新”活力,教学模式缺乏“新”尝试。因此,大学应将新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