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见"
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到底要不要脱阴毛
收藏 引用
《医食参考》2017年 第1期 53-53页
作者:陈见 
你知道吗?人类是世界上唯一在私处长有毛发(阴毛)的哺乳动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私处脱毛逐渐流行起来。甚至有专门的美发师为阴毛设计了不同颜色、形状各异的造型。那么,问题来了,阴毛到底该不该脱?阴毛除了影响美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净土、须弥世界和虚拟性——敦煌壁画“前赛博空间”艺术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2年 第4期 66-68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在赛博空间的虚拟性特征与敦煌壁画的空间特征之间构筑比较框架,通过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种空间的比较,总结出敦煌壁画空间的象征性、符号性以及超空间特性,反映出敦煌壁画是一种类似于今天"赛博空间"的虚拟空间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年画中的“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考——兼谈“和合”观念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 第2期 96-99页
作者:边鹏 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是传统木版年画中的两种常见题材,前者以其独特的圆形构图在众多年画形式中独树一帜,后者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神。二者的历史演变既有区别又有融合,但共有的"和合"观念却使其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南图式——评丁观加山水画图式与风格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美术》2006年 第12期 84-85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引言说到“图式”。我们会想到“程式”,“程式”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画中至关重要的表现因素,画家和理论家们曾经厌恶过“程式”,认为它妨碍了艺术的创新以及个性的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乡、江南与大地——简论丁观加山水画风格的原型及要素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3年 第4期 122-124,40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丁观加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他的作品极具个人风貌,深受其童年时代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极强的图式及原型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图形镜像,并且影响到绘画创作行为,在画面中衍生出诸多独特的江南符号,进而形成符号集合,产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般创造力和设计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高校教育管理》2003年 第1期25卷 68-72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一般创造力是人的创造性品质的体现。每个人都有一般创造力的潜力,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激发。一般创造力激发的最佳时期是少儿时期,手段是美术教育。设计艺术教育属于美术教育,它的存在以一般创造力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越过一般创造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本创造力的保存与美术教育之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年 第S1期 152-153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基本创造力是人的创造性品质的体现。每人都有基本创造力的潜力,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保存与激发,基本创造力的保存的最佳时期是少儿时期,手段是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教育属美术教育,它的存在以基本创造力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越过基本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与《考工记》造物原则比较
收藏 引用
《装饰》2006年 第12期 98-99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与《考工记》中的造物原则颇有相似之处,均为中西古人对造物的理解,但其中的差异十分明显,“四因说”中,亚氏以“形式因”决定其它因素,而《考工记》中的造物原则均由“合”统一在一起,说明古希腊人的造物思维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传移模写”的内在结构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6年 第3期 99-102页
作者: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对谢赫“六法”之第六法“传移模写”进行剖析,研究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证明了“传移模写”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画家末事”,并且它在“六法”体系中的重要性不逊于“气韵生动”,它和第一法是互为依存互为前提的辨证呼应关系,从而重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7年 第4期 202-203页
作者:徐常乐 陈见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现代城市景观承载着现代人的艺术审美思想,体现着地方城市的文化特色,延续着城市文化命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不仅需要顺应现代发展的潮流趋势,还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审美需求。自古至今,景观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