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软骨内部无血管结构、细胞外基质含量高的特点,使软骨组织的自我恢复能力很差。在临床治疗中,轻度的软骨缺损通常采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方式,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为治疗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相比,结合软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治疗具有创口小、恢复佳的优点。将微载体技术融入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中,可以利用微载体直径小、能够负载多种生长因子的特点,进一步扩展支架功能、促进软骨组织再生。文中首先对微载体技术进行介绍,对近年来微载体的主要制备方式和创新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作为后续介绍的基础内容。然后对应用于软骨修复中的微载体进行了材料和功能上的划分,介绍了不同材料、不同功能微载体的属性特征和在软骨修复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该领域发展历程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展望,并基于笔者团队关于骨软骨一体化层状支架的研究,提出了通过微载体优化层状支架性能的思路,有望制备出更贴合天然软骨结构特征的仿生支架。
摘要:肌红蛋白不仅便宜易得,而且自身就是一种由蛋白质和铁卟啉环辅基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物。因此,以肌红蛋白为研究模型,带领学生实践基于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的酶抑制剂直接筛选策略,重点考查不同有机溶剂比例及pH等样品制备条件对复合物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二级质谱技术实现功能小分子配体的在线定性分析。该实验已在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多轮教学实践,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实验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为解决天然软骨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布存在差异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更贴近天然软骨层状结构及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首先,对软骨细胞外基质的两种主要成分在软骨层状结构中的梯度变化进行模拟。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海藻酸钠和明胶的离子低温双交联体系,通过改变壳聚糖和丝素蛋白的组合比例对梯度比例墨水进行性能调节。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支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构建,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一种不仅能够模拟软骨梯度特征,并且各项功能优异的组织工程支架。
摘要: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提取太子参茎叶多糖(RPSLP),观察RPSL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法提取太子参茎叶粗多糖,经乙醇沉淀及Sevage法除蛋白制备RPSLP。饲喂小鼠,称质量法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碳粒廓清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响应面试验显示,太子参茎叶多糖提取率为3.60%,多糖含量为70.00%。动物试验显示,RPSLP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总质量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能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同时能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表明太子参茎叶多糖含量高,且RPSLP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