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二氧化碳对于低渗透油藏的良好驱替特性,在油田二次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笼统注入的二氧化碳会沿渗透率高的方向突进,造成气窜,导致油层无法有效动用。若采用分层注入的方法,缺少二氧化碳注入所需的配注嘴,无法实现分层注气。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层注入的多级气嘴串联结构,通过FLUENT软件对二氧化碳在多级气嘴的压力及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级气嘴结构参数对于二氧化碳的节流压差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优化气嘴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摘要:沙国河等人在CO(A1∏(v=0)~e3∑-(v=1))体系与He, Ne 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测量了干涉度.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与转动量子数以及能量间隔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考虑长程相互作用势,应用一级玻恩近似和直线轨迹近似,分别计算了CO(A1∏(v=0)~e3∑-(v=1))体系和He, Ne,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不同转动量子数以及不同能量间隔下的干涉角,得到了干涉角随转动量子数和能量间隔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对设计、分析这种类型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设计了一套以乙烷作为工质,使用微通道冷凝器的低温回路热管原理样机,并对样机的降温过程、传热性能以及再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 W的驱动功率下该低温回路热管可实现快速降温,在降温过程中通过增大蒸发器的加热功率可以加速回路热管的降温;该样机可以在200 K时能够稳定传输50 W的热量,并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回路热管的热阻不断减小;在回路热管停止工作后,重新施加热量,该样机仍能够正常启动;该样机在本实验中的最大传热功率为54W,此时的热阻为0.46 K/W。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厂内提升泵房沉井设计为例,对设计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摘要:目的了解当前农村社区成人居民超重状况及其与空腹血糖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取浙江省德清县4个农村社区,使用统一调查表面对面调查上述社区中所有18~64周岁的社区户籍居民5840人的一般人口特征和健康相关内容,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等指标。利用Epidata 3.1中文版建立数据库,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5840名调查对象中,平均BMI为22.7±11.6,超重率25.1%,肥胖率3.8%(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标化,标化的超重率为21.8%)。从年龄分布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社区居民的超重率均在35岁之后明显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年龄趋势(男:χ2趋势=5.61,P=0.018;女:χ2趋势=50.96,P<0.001;合并:χ2趋势=14.05,P<0.001)。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规律体育锻炼后,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非超重居民相比,超重与较高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风险有关,其调整OR(aOR)分别为1.8(95%CI 1.34~2.37)和3.7(95%CI 2.42~5.65),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4%和24%(aOR=1.14,95%CI 1.10~1.20;aOR=1.24,95%CI 1.16~1.32)。结论德清农村社区成人居民超重率较高,超重既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也与空腹血糖受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与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农村社区成人居民HBsAg阳性率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取浙江省德清县4个农村社区,面对面调查上述社区中所有15~64周岁的社区户籍居民并以ELISA检测HBsAg感染状态。在SPSS11.0中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年龄等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阳性率等分类变量进行χ^2检验。结果在4434名合格对象中,农村社区18~64岁成人居民粗的HBsAg阳性率为7.3%;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标化,标化的HBsAg阳性率为8.0%(男性年龄标化率为8.8%,女性为7.2%)。不同性别人群的HBsAg阳性情况有所不同,男性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8.8% vs 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01)。结论浙江德清农村社区成人居民HBsAg阳性率仍然较高。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浙江农村社区已婚育龄女性贫血状况及饮茶与其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取浙江省德清县4个农村社区,面对面调查上述社区中20~49周岁的社区已婚育龄女性居民1425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等。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在SPSS11.0中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在二分类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检验饮茶与贫血的关联。结果在1425名调查对象中,平均血红蛋白(114.7±17.0)g/L,贫血患病率为63.3%,以轻中度贫血为主,20~30岁组、31~40岁组和41~49岁组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3.5%、63.2%和63.4%,差异无显著性。饮茶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饮茶者(t=3.33,P=0.001);饮茶与贫血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饮茶者贫血的校正OR=0.56(95%CI:0.45,0.70),进一步的分析中,饮茶对无论轻度、中度还是重度贫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效应,其校正OR分别为0.57(95%CI:0.43,0.75)、0.57(95%CI:0.43,0.75)和0.28(95%CI:0.11,0.70)。结论转型期的浙江德清农村社区已婚育龄女性的贫血患病率依然较高,饮茶可能与其贫血有一定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易感基因位点不仅与T2DM的发病风险有关,还会影响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探究T2DM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高危人群血糖应答效果的修饰作用,本课题组在德清农村社区开展了生活方式干预试验(2017年6月~12月,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并对研究对象进行SNP基因分型。研究发现,对于rs9502570,干预组中的CC+CT基因型人群的空腹血糖降低值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31);干预组中CC+CT基因型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降低值为0.03%,TT基因型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了0.27%(P=0.012);CC+CT和TT基因型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前后差值差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01)。对于rs10811661,干预组中TT基因型人群的空腹血糖降低值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P=0.021);TT和CC+CT基因型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前后差值差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rs9502570、rs10811661两个位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修饰高危人群对T2DM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糖的应答效果,为今后进一步研制糖尿病高危人群个体化干预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摘要:目的:了解德清农村社区成人居民血小板减少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取浙江省德清县4个农村社区,面对面调查上述社区中所有18周~64周岁的社区户籍居民。血小板减少定义为<100×109/L。在Epidata3.1中文版建立数据库,SPSS11.0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4479名调查对象中,血小板减少粗患病率为21.2%;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标化的患病率为18.6%,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χ2趋势=14.43,P<0.001)。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较大、女性、吸烟、家庭年人均收入中低水平可能增加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而BMI与之负相关。结论:农村社区成人居民血小板减少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监控。
摘要:为研究针刀治疗臀上神经卡压症的手术入路 ,在 3 0侧成年尸体的臀区观测了臀上神经、血管出梨状肌上孔处的横径、纵径及距棘角线的距离及其相互关系 ;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厚度、上下缘距体表的距离 ,其上下延长线与棘交点至髂后上棘角线的距离。结果测得臀上神经出梨状肌上孔处横径为 3 .98± 1 .0 8mm ,纵径为 1 .3 8± 0 .42mm ,与棘角线的距离 47.0 7± 6.83mm ,测得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为 3 3 .0 3± 3 .0 6mm ,厚度为1 3 .68± 3 .5 7mm。据此讨论了形成臀上神经、血管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 ,并设计了较合理的针刀治疗此病症的手术入路 ,指出了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