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辉堂"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组态控制综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2003年 第2期29卷 255-257页
作者:杨荣令 朱劲 蒋平 陈辉堂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上海200092 
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促进了组态软件的应用。该文阐述了组态软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概括了现场总线的优点,并提出一种LonWorks现场总线,给出基于LonWorks技术的组态控制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保H_∞性能插值的变增益输出反馈控制
收藏 引用
《自动化学报》2003年 第5期29卷 773-779页
作者:虞忠伟 陈辉堂 陈启军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上海200092 
针对线性变参数系统 ,基于保H∞ 性能插值设计一种无需变参数变化率反馈的变增益输出反馈控制器 .在将控制器设计转化为关于参数矩阵的LMI问题后 ,基于“H∞ 性能覆盖”的概念给出了划分变参数集的充分条件 ,并将变参数集划分为若干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SPACE并行处理平台的机器人实时仿真系统结构及实现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03年 第1期25卷 62-65,72页
作者:陈启军 王月娟 陈辉堂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上海200092 
基于 d SPACE并行处理平台设计了两级结构的机器人实时仿真系统 ,这种仿真结构既与实际控制系统结构相接近 ,又有很高的计算能力 .分别用 C语言和 SIMUL INK设计了模块化的机器人仿真控制软件 ,将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正逆动力学、各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双微处理器并行控制和管理的正弦振动控制仪
收藏 引用
《信息与控制》1992年 第1期21卷 60-64页
作者:张书明 吕荣霞 尹征琦 陈辉堂西安交通大学信控系71004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数字式正弦振动控制仪KD-1,着重论述采用双微处理机分别进行实时控制和整机管理的振控仪设计思想,在讨论双微处理器通讯池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给出振控仪智能化管理软件设计方案和应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取得的控制效果,最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极点配置的不确定性机器人鲁棒H_∞控制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 第8期35卷 839-843页
作者:虞忠伟 陈辉堂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针对具有时变负载和参数不确定的n关节机器人 ,提出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来设计具有极点配置的鲁棒H∞ 控制器的新方法 .通过非线性补偿将机器人系统化为一具有不确定摄动的线性系统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对此线性系统设计满足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研制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 第12期19卷 78-82页
作者:李万成 陈辉堂同济大学电气系 
本文讨论了电力线数字载波通讯系统收发器的设计,分析了电力线作为通讯介质的优缺点,提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使电力线数字载波通讯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传输速率有较大提高。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完整的家庭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非线性连续变增益H_∞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01年 第2期23卷 102-108页
作者:虞忠伟 胡东 陈辉堂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0092 
本文针对 n关节的刚性机器人 ,提出了一种设计连续变增益控制器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变增益和 H∞ 理论 ,通过在平衡点附近线性化系统 ,利用具有极点配置的状态反馈 H∞ 技术 ,对应每个运动区域 ,设计满足H∞ 性能和动态特性的状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动小车轨迹跟踪的力矩控制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1999年 第2期14卷 177-180页
作者:吴卫国 蒋平 陈辉堂 王月娟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 
讨论了移动小车的轨迹跟踪控制。在速度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控制Lyapunov函数(clf),基于小车动力学模型设计具有渐近收敛性的力矩反馈控制律,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工程实践意义。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律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测控自动化》2004年 第7期 45-47页
作者:吴坚 陈辉堂上海同济大学 
本文介绍了LonWorks现场总线和LNS的特点及原理.利用神经元芯片对A/D转换器进行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实现与软件设计。通过消息在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节点间通信.将采集节点采集的数据通过双绞线网络传送到上位机.上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自学习控制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自动化学报》1997年 第4期23卷 462-467页
作者:蒋平 陈辉堂 王月娟同济大学电气系 
提出了一种针对自学习控制的稳定性判据,应用这一稳定性判据将自学习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寻找正定离散矩阵核,从而回答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样的量可以通过自学习叠代加以控制,其二学习叠代中什么样的滤波环节的引入不会影响学习收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