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雅飞"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治生与治艺--论乾嘉常州文人赵怀玉
收藏 引用
《西泠艺丛》2024年 第4期 46-57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赵怀玉(图1),字亿孙,号味辛,室名“亦有生斋”,名号甚多,常用的是映川、收庵、涒皋剩人等[1]。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卒于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七十七岁。乾隆三十年(1765)春,高宗四巡江、浙,奏赋行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薛龙春的一堂明清书画实物教学课——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献引论》课堂侧记
收藏 引用
《大学书法》2023年 第1期 142-145页
作者:陈雅飞不详 
2022年9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305教室,应浙江大学艺术史系薛龙春教授的邀请,杭州芸廷美术馆给他的《中国书画文献引论》课堂带来了15件重要的明清书画藏品。“实物教学一直是我们艺术史研究所在教学上的追求。”薛龙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审美与回归:“浙大先生”书画展引出的话题--鲍贤伦、白谦慎、徐天进、池长庆四先生对谈辑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22年 第11期 130-132页
作者:陈雅飞不详 
2022年5月18日,“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作为对浙江大学建校125周年的献礼,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展览展出了曾在浙大求学任教、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93位已故先生之作。其中既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书画鉴藏刍议
收藏 引用
《西泠艺丛》2022年 第4期 44-60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一、收藏篇椒堂京兆重珍惜,清节虚心传世德。人家贵有好儿孙,荣落盛衰纷顷刻。君不见王太常烟云,尽落他人手。又不见蒋南沙花鸟,今为谁氏有。何况灵岩山馆在目前,豪华迁变经几年。闻道林泉与碑版,其孙只卖数万钱。这是江西诗人曾燠所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香港早期书法——以文化为视角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 第5期 144-153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香港早期书法是在移民南下、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内地变革和动荡的大环境下,将移植而来的传统延续下去,并以保守的品格,对时代作出回应。偏重帖学的民初太史公体固不必说,即使是二三十年代碑帖并存的文人书法,亦于艺术革新上乏善足陈。然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毕泷家世生平考
收藏 引用
《历史档案》2011年 第3期24卷 51-59页
作者:陈雅飞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毕沅(1730—1797年)、毕泷(1733—1797年)是清乾隆时期江苏太仓地区负有盛名的人物。毕沅历官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宏扬经史兼好艺术;毕泷长年居于太仓、苏州一带,搜罗书画金石。昆仲两人都精于赏鉴,喜好购藏宋元明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非画报》:研究香港早期美术社团的珍贵史料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8年 第6期 103-112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非非画报》创刊于1928年5月26日(浴佛节),第一期到第六期均有专号,分别为浴佛号、屈原号、游泳号、孔子号(又名圣诞号、孔圣号)、渊明号(又名菊花号)、新年号(又名梅花号),此后无专号,但直至1930年7月第12期均有连续出版,内容有关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1年 第2期42卷 213-227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随着遗老和文人的到来,书法传统得以引入和展开。在此移植过程中,广东传统和中原传统相互交织,缔造了香港书法的早期面貌,同时也在现代社会结构中,透过雅集、展览、出版、教育等活动,体现出中国书法从精英走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四十年来《兰亭序》真伪的三次论辨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3年 第2期 117-125页
作者:陈雅飞 
至少自宋代起,学界就开始了对《兰亭序》帖真伪之辨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其后在清代、民国和文革时期形成了三个高峰。随着新材料的继续发现和研究者观察视角的转换,各方面研究都逐步走向深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者与藏家——访书法史学者白谦慎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1年 第6期 29-41页
作者:陈雅飞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不详 
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于二〇二一年五月十八日举办"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展览,完整呈现以吴门书派为中心的明代江南书法的发展历程。展览共计九十三件(组)展品,除了少数展品借自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