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陈鸿汉"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云南压实黏土层对油类污染物的防渗性能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2019年 第4期26卷 273-278页
作者:刘玉龙 吴维洋 范俊欣 陈鸿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南总队河南信阳464000 
目前在压实黏土层(CCL)应用于油类污染物的防渗工程设计中,以水在CCL中的渗透系数低于10^-7 cm/s为依据,该依据可能存在偏颇。文中以0#柴油和93#汽油作为典型油类污染物,在云南CCL中进行油相-水相交替渗流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渗透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苯或甲苯对粒状铁还原三氯乙烯及其中间产物顺式二氯乙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2010年 第7期31卷 1526-1532页
作者:刘玉龙 夏凡 刘菲 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5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武汉430010 
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和石油烃类(主要为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称为BTEX)混合污染羽可用铁渗透反应格栅(Fe0-PRB)联合厌氧生物降解技术修复;在设计上游Fe0-PRB时,需考虑BTEX存在下是否需增加其厚度.采用柱实验方法研究了苯和甲苯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浓度下4个取代苯污染物与硝酸铅的混合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 第1期19卷 57-62页
作者:黄伟英 陈鸿汉 刘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多种污染物混合特别是低浓度下的混合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了3类污染物苯酚、间甲基苯酚、苯胺、对硝基苯胺、硝酸铅,采用美国微板光度计测定了它们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良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家乐污水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 第4期11卷 2054-2058页
作者:王郑 崔康平 许为义 孟蓉 孙鹏 陈鸿汉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为了研究改良型土壤渗滤系统对某农家乐污水的净化效果,通过对传统土壤渗滤系统的改进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2.41%、91.06%、80.12%和88.59%,砂滤池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几点认识
收藏 引用
《地球学报》2003年 第z1期24卷 196-200页
作者:何江涛 宋志勇 何小娟 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通过对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CRI)的试验研究,笔者对该系统的特征、归属、设计依据及原则以及系统对各污染组分去除等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认识,目的在于说明研究和设计类似系统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为确定下一步研究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ctiveX的区域水文地质GIS系统及工程辅助设计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 第1期36卷 91-95页
作者:崔学慧 陈鸿汉 陈宏坤 秦延军 刘大为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大庆油田供水公司黑龙江大庆163814 
利用ActiveX技术,将组件MapObjects2.1直接嵌入到开发环境VB6.0中,开发出C/S结构的区域水文地质GIS系统,进一步开发出面向水文地质工程应用的辅助设计模块。应用程序通过该组件的接口实现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交互查询和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 第3期22卷 239-243页
作者: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陈鸿汉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及对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第15期39卷 9002-9005页
作者:程雅楠 陈鸿汉 刘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 
[目的]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某印刷厂排污口周围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株苯胺降解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及苯胺浓度对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2005年 第U04期12卷 67-72页
作者:陈明 刘晓端 陈鸿汉 曹晓娟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环境与能源地球化学研究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絮凝过程中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 第19期22卷 78-81页
作者:杨少华 黄继国 刘壮 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工程系 吉林大学环境工程系吉林长春130026 
首次提出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运用该理论设计了微分旋流絮凝池,并对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此外还分析了传统絮凝池和微分旋流絮凝池中的微分场特性。结果表明,与目前水厂运行的絮凝池相比,在原水浊度为60~320NTU时,经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