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陶治强"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寿州窑器物审美文化初探
收藏 引用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 第1期 202-208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 
寿州窑,唐代的七大名窑之一。陆羽《茶经》有载:“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黄釉瓷发色纯正、金黄莹亮、名优天下。寿州窑瓷器烧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审美文化丰厚,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深入挖掘寿州窑工艺精髓,展示其独特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古民族“色彩崇尚”下的元青花艺术
收藏 引用
《西部文艺研究》2022年 第2期 220-224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 
元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高温釉下彩绘瓷。它使用的钴蓝料有进口料、国产料以及混合料。进口料多用于胎质坚白的大型器,发色浓艳深沉。国产料多用于小型器物,发色灰暗。元青花器型有的沉稳厚重,有的胎薄轻巧。青花纹饰有的疏朗,有的繁复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陶器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 第11期56卷 145-146页
作者:陶治强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232001 
三角圩西汉墓群流行釉陶器随葬,品种丰富,器形多样,釉层莹润明亮,“鼎、盒、壶”仿铜陶礼器延续了战国晚期的组合风格,为探究汉代葬俗丰富了材料。铅釉陶的出现打破了当时以彩绘为主的装饰局面,又为唐三彩以及各类釉上彩的发明开辟了道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寿州窑瓷器里的碗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 第9期56卷 108-109页
作者:陶治强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232001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的七大名窑之一,在其存续期间,烧造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姿的碗。碗是寿州窑产品的主流,也是百姓亟需的生活器皿。通过观察、分析寿州窑遗留至今的瓷碗标本,初步揭示它拥有的诸多特点和工艺技术,为全面深入研究、挖掘和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寿州窑瓷器的工艺审美与社会价值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22年 第6期55卷 13-15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淮南232001 
寿州瓷具有自己的造型特点、属性、审美和价值,占据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重要的位置。深入挖掘寿州窑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其形式美和内在美,有利于寿州窑的宣传和核心技艺传承,为树立寿州窑文化品牌提供历史支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青花创世的社会文化生态考察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 第3期56卷 4-6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考古部淮南232001 
元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釉下高温彩绘瓷。器型有的沉稳厚重,有的胎薄轻巧。青花纹饰有的疏朗,有的繁复多层,题材多种,绘画注重似与不似的神韵意趣。丰富的造型和多样的装饰图案形成了鲜明时代画面,反映了社会与文化的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寿州窑瓷器装饰艺术初探
收藏 引用
《安徽文博》2020年 第1期 84-90页
作者:陶治强不详 
寿州窑的装饰艺术以釉色取胜,唐时黄釉甲天下。此外,还盛行刻画、堆塑等装饰手法,唐代中晚期研发出剪纸漏花和剪纸贴花创新工艺,多样的装饰手法给寿州窑浑厚的器胎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使得寿州窑瓷器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寿州窑瓷器装饰艺术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艺术》2021年 第1期 89-94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 
寿州窑的装饰艺术以釉色取胜,唐时黄釉甲天下,还盛行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唐代中晚期出现剪纸漏花和剪纸贴花的创新工艺。多样的装饰手法给寿州窑浑厚的胎体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使寿州窑瓷器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通过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寿州窑烧造的象生瓷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 第6期 224-226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232001 
江淮明珠寿州窑,烧造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象生瓷,或为玩具或为日用器皿,造型生动,情趣盎然.象生瓷是科学与艺术的化身,是功能与审美的载体.通过对它们形态、审美、工艺、文化内涵的挖掘,有利于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艺术,为推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青北白” 下的寿州窑精品瓷创作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0年 第3期11卷 46-53页
作者:陶治强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考古部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自南北朝至宋,它烧制了种类繁多、器形多样、造型优良和装饰精美的精品瓷。精品瓷是寿州窑工艺发展的产物,也是寿州窑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战略品牌。精品瓷是高雅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