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陶鹏"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应急管理纵向府际关系:转型、挑战及因应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 第9期 90-95,103页
作者: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应急管理事务中的政府间关系合理设计是有效因应灾害危机的基础要件。中国政府间纵向应急管理关系从"中央主导、统包统揽"走向"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过程,彰显了防灾救灾中地方政府责任与作用的重要性,而新时期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突发事件社会救助概念辨析与制度检视
收藏 引用
《学海》2020年 第3期 80-86页
作者: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46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南京210046 
处于多学科话语与制度的边缘(且为交叉地带)的突发事件社会救助是灾害危机应对的核心功能,但相关知识生产与制度建构仍存在双重短缺现象。本文聚焦突发事件社会救助的话语基础及制度检视,在辨析"突发事件救助""突发事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核光谱角余弦的高光谱图像空间邻域聚类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8年 第10期36卷 1992-1995页
作者:谌德荣 孙波 陶鹏 宫久路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875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对光谱角余弦阈值非常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相似性度量方法,即核光谱角余弦.论文给出了核光谱角余弦的定义及求解式;分析了多项式核函数参数对核光谱角余弦影响,设计了以核光谱角余弦作为相似性度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结构变革到功能再造:政府灾害管理体制变迁的网络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 第1期 134-138页
作者: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南京210046 
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是后"非典"时代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中国灾害管理体制变迁,从结构和功能双重维度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灾害管理体制演变展开分析,通过对政府制度文件的内容分析,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勾勒中央与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2023年 第1期46卷 103-112页
作者:陶鹏 邓绍江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400044 
针对现有智能手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方法。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对手机内置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获取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及融合。通过网络中3个子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险的体制性衰减: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 第1期 1-6页
作者:陶鹏 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灾害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将灾害、危机、风险研究推向全景视阈,而组织视角的灾害风险分析则从中观层面为风险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量。随着现实社会中的风险规制体系复杂性程度剧增,风险组织中运作过程常常呈现衰减现象,组织困境已成为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动方案抑或政治符号:应急管理预案悖论及其超越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 第4期 75-80,87页
作者:陶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风险社会背景下,预案的预测与控制功能使其成为消减不确定性的重要方式,而预案及其编制过程本身则带有悖论性,并加剧了应急管理制度风险。本文以预案功能与危机不确定性为基本维度,建立应急预案类型学分析框架,探讨作为符号操作的应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迟滞、分化及泛化:避责政治与风险规制体制形塑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 第6期 89-94页
作者: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避责是解释政治-行政系统面对当前或预期负面事件时的行为逻辑之重要维度,风险政治化使传统非政治事务被政治化并深刻加剧了避责策略的应用。风险规制体制形成与运作的制度主义研究进路强调组织互动的作用,避责行为作为影响组织关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用单元式液压支架立柱“井”形防冲吸能构件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4年 第11期24卷 4180-4193页
作者:郝志勇 陶鹏 黄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为了解决目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设备和支护材料在冲击地压作用下发生损坏破坏和失效的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多肋板吸能构件。首先,根据防冲支架吸能构件的作用原理,明确了吸能构件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多肋板型吸能构件,对吸能构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碎片到整合:灾害公共预警管理模式的嬗变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13年 第6期 60-65页
作者:陶鹏 童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灾害公共预警作为消减灾害损失的基本方式,已成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灾害公共预警管理模式面临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应将注重"风险分析"与"预警传递"的传统灾害公共预警管理转变为注重预警社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