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靳玉乐"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意境”思想观照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 第9B期27卷 34-37页
作者:樊亚峤 靳玉乐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研究意境思想观照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意境思想运用于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者采取"布白"艺术,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映性实践论视角下工程实践课程的反思与重构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 第1期42卷 77-82页
作者:靳玉乐 陈玲辉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反映性实践论认为,工程实践具有价值性、情境交互性、反思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因而工程实践课程可界定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真实工程实践情境中具有互动性、反思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机会。受科技理性的影响,当前的工程实践课程存在边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收藏 引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 第4期22卷 21-26页
作者: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现代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是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课程作为审美经验——美学取向的课程理解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 第12期37卷 4-9页
作者:张良 靳玉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课程作为审美经验是美学视域下课程本质观的集中概括。这一美学取向的课程本质观旨在揭露由于技术理性的霸权学校课程被遗忘的审美维度,借助美学视角进而澄清课程的美学本质及其特征,以期实现师生审美意识的觉醒、恢复课程与审美经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学习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 第4期21卷 48-52页
作者:赵剑 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重庆400715 
本文讨论了协同学习与协同学、与建构主义、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通过对一个实用的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设计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协同推进
收藏 引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 第5期 18-24页
作者:罗生全 靳玉乐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教育改革是以民生为导向,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的人类实践活动,带来了教育价值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等的变迁与创新,应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合理的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及服务体系等的整体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
收藏 引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2期29卷 86-91页
作者:尹弘飚 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 
实践的课程范式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复杂科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非线性的、整体的、混沌的、非机械决定论的世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 ,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 ;更新课程内容 ,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注重课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课程审议提升课程品质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 第9期42卷 47-49页
作者:靳玉乐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不仅是政府主导的行政事务,而且是非常严谨的学术事务。课程教材作为国家事权,当然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介入,以加强政治引领,但是,课程教材的研究、设计、编写等最终是由专业工作者来完成的。从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03年 第12期24卷 73-74页
作者: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不仅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还为它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以此为指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逐渐明晰起来,简言之,即“一个目标、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强教育改革实验的科学性散议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 第2期 43-46页
作者:靳玉乐西南师大 
关于加强教育改革实验的科学性问题,已有不少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无疑会有助于教改实验的科学化进程。这里,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教育实验既是研究方法,又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不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